智慧投资者

全国“放鱼日”11余万尾长江珍稀鱼类在重庆“回家”-诺亚基金会

summer 0

约11万尾的长江鲟、胭脂鱼、中华倒刺鲃、厚颌鲂、黄颡鱼被放流进长江。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张质 摄

6月6日,第九个全国“放鱼日”,在重庆市九龙坡区建川博物馆军舰码头,共计约11万尾的长江鲟、胭脂鱼、中华倒刺鲃、厚颌鲂、黄颡鱼被放流进长江,助力长江珍稀、濒危、土著鱼类恢复。

6月6日,重庆市九龙坡区建川博物馆军舰码头,长江鲟被放流进长江。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张质 摄

在这次主题为“长江有鱼”的放流活动上,西南大学水产学院何文平教授向公众做了关于放流的宣讲:“放流不等同于放生,要做到合法和科学。在合法上,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要求,增殖的水生生物必须是本地种,严禁放流外来种、杂交种、选育种等,也就是说市民在花鸟市场、菜市场购买的鱼类基本都不能放流进长江;在科学上,在放流前要做适宜性评价,对水域、物种、规模、结构、时间等进行综合考量,逐步加大珍贵濒危和地方特有物种的放流比例。”

参加活动的志愿者们送这些长江珍稀鱼类“回家”。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张质 摄

13岁的初中生陈冠呈特意随家人一起参与了这次放流活动,他说爷爷曾向他描述过长江鲟、胭脂鱼的样子,借这个机会,他终于见到了这些长江鱼类,他希望这些“回家”的长江鱼都能顺利成长繁衍。

此次活动,由重庆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总队指导,重庆市九龙坡区农业农村委员会、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上海诺亚公益基金会、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共同主办,并且与昆明、武汉、南京、上海的环保公益组织首次实现联动,同步开展科学放流。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张质)

来源: 华龙网

光学测试仪

影像测量测试仪

影像式测量仪

影像测量仪厂商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