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达2600万专家建议实施闭环型养老服务模式-北控老年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中青在线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焦敏龙) 在3月9日召开的“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分会2019年会暨融合型医护康养论坛”上,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副主任,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表示,医养结合的重点不是“医院建养老院”或“养老院建医院”,而是为居家老人提供其迫切需要的上门医疗服务。“家—医院—机构—回家”的闭环型养老服务模式,应成为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着力点。
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分会主任委员李宁分析指出,我国自2000年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后,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与此同时,我国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基于“4:2:1”的家庭结构,家庭成员养老负担不断加重。但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现有康复养老队伍仍不能满足养老事业发展需求,存在着康复养老服务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从业人员职业化建设滞后等问题。
吴玉韶介绍,目前,我国老年人群体呈现高龄化、失能化、慢病化、空巢化四个特点。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达2600万;到2034年,预测达5650万;到本世纪中叶,84岁及以上老年人预计将近1.2亿,达到群体人数最高峰。
吴玉韶表示,医养结合的内涵不只是医疗,而是一项全过程的系统性健康服务,还包括前端的健康管理、慢病管控和后端的失能照护及临终关怀。养老服务理念应从“以疾病为中心”转为“以健康为中心”,更多关注患者从医院回家后的医疗效果延续和生活质量问题。因此,有必要探索实施“家—医院—机构—回家”的养老服务闭环服务模式。
中日友好医院康复科主任谢欲晓认为,现在新型的养老服务的逻辑应该是:院前“辅医+预防”;急性康复期用康复原理和基础贯穿院中;出院后的“恢复期+生活期”,以及“康复护工+特殊照护+居家环境升级”。基于此,就需要搭建融合型医护康养新平台,将服务规范升级贯穿“家—医院—机构—回家”这个医养结合闭环的全过程。
据北京北控健康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控健康”)董事长张俊祥介绍,实际上,早在2012年,北控健康就发现老年人从医院的疾病“急性期”到回家后的“恢复期”和“生活期”,需要全方位的的生活照料,但单靠家庭非常吃力。基于此,即开始实施医养结合系列方案,以此探索适合中国城镇家庭健康养老的全场景服务模式。
(国内时事部编辑)
本文源自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阅读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中国青年报客户端(http://app.cyo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