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好疫情防控战丨“今天,我是一名志愿‘守门人’”-2016年金塘学生放假时间多少天
来源:舟山日报-舟山网
一条志愿者招募令,引来爱心“义士”热烈响应,他们主动报名参与清明假期金塘卡口防疫工作。舟山日报记者成为其中一名“大白”,经历了一次难忘的特殊体验——
“今天,我是一名志愿‘守门人’”
志愿者“大白”集结后,接受任务安排。
这是一次紧急集结。因清明假期入舟车客流量增加,4月3日上午9时,团市委、市志愿者协会发布高速卡口防疫“志愿者招募令”,短短几小时,便有近300人响应。记者也在第一时间报名加入其中。
这是一次爱心助力。 4月4日早上6时20分,团市委组织安排的一辆大巴车到达市政府北门,把报名参与的志愿者接上车。志愿者贺赟贝拿着一盒麻薯,在周围传递“移动早餐”。几十分钟后,这辆大巴将把二十多名“守门人”送往金塘卡口。
这是一次毅力考验。在金塘卡口的几条车道上,排成长龙的车辆正等待通行。志愿者“大白”分成两三人一个小组,各组在车流间穿梭,手持蓝色二维码,挨个进行检查。平均每班志愿者的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
4月4日,从早上到深夜,记者在金塘卡口蹲点超过10小时,其中站岗执勤6小时,和同行的志愿“守门人”度过了难忘的一天。
第一班志愿者换岗,有人已经坚守了14天
4日上午7时30分,之前值守卡口的第一班志愿者到达休息点。与头一次来、还学着如何穿戴防护服的“小白”们不同,休息点里有几名志愿者“大白”已经“武装完毕”,等着新一轮的岗位分配。
蒋依君是其中一员。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她平时一直忙于在家照顾孩子、做家务。当她听说金塘检查点需要防疫志愿者帮忙,她毅然报了名。
身形娇小的蒋依君尽管穿着最小号的衣服,但还是有些显大。“这几天早班、晚班基本都干过,忙起来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 ”从3月22日开始,她基本每天都来,已经在金塘卡口值守了两周。
这次招募令集中招募的第一批志愿者来到卡口时,蒋依君问我,能不能在换岗前帮她拍一张照片。“来这这么久了,只有几张‘大部队’拿着牌子的合影,或者远远看不清的工作照。想留个纪念,回去也给两个女儿看看妈妈每天在做什么。 ”蒋依君说。
于是,在蒋依君当志愿者第14天后,拍下了自己光荣“下岗”前的一张特写照片。
照片里,她站在金塘阳光志愿者横幅前,眼睛全部被防护服牢牢挡住。“不知道女儿能不能认出,这个‘大白’就是她们的妈妈。 ”蒋依君笑着说。
多来些车吧,忙起来就会忘记蒸桑拿的感觉
当天下午2时许,记者领到了防疫执勤的全套装备,穿戴完毕后,瞬间感到身体僵硬了很多。双层手套下,连握拳的简单动作也变得有点费力,从绑紧的鞋套到一体式的衣服再到贴身帽子,整套装备密不透风,连转头都困难。
下楼后,记者和几名志愿者伙伴被分到了卡口二号车道,负责检查经过车辆的健康码、行程卡和24小时内核酸证明。带队的组长是一名退役军人,从防护头盔中露出的眼神犀利。“一会儿车上要是人多,我们三个就从驾驶室、副驾驶和后座分别让乘客扫,别让车流堵住。 ”他给我们做着现场培训。
二号车道是最靠边的两条车道之一,车流不算特别密。我们休息了几分钟后,看着旁边车道上停着的4辆车,组长感觉有点异常:“是不是前面的引导出了问题啊?这样不行,我得去看看。 ”不一会儿,组长回来了,他远远冲我们挥着手:“前面有个路障被风吹歪了,正吹到我们这条路线分叉点上,司机以为这条路临时封道了呢!我已经处理好了。 ”随着他的呼喊声,在他身后有几辆车朝我们这个检查点驶来。
两个多小时后,检查完一大拨车流,在没有车来的间隙,我们短暂休息。忙碌时几乎被遗忘的那种闷热和拘束的感觉,此时重新出现。尽管外面气温并不高,但穿着封闭的防护服还是像在蒸桑拿。手套内,双手已经被汗浸透,有点痒,想玩手机或拍照基本上是一种奢侈的妄想。同组的小伙伴们都说,快点再多来几辆车让我们检查,忙起来就会忘掉其他事情了。
晚上8时以后,通过的车辆渐渐变少,几个车道检查点先后撤掉,志愿者们也开始陆续回到休息区。
脱掉防护服,记者的头发已经整片粘连在一起,手上全是药粉的味道,碰在身上就是一块白印。眼镜、衣服上都喷满了消毒水,水汽让眼前变得一片模糊。
晚上10时40分,志愿者们登上返回的大巴。身后,孤单的几座检查点依然散发着微弱的白光。
大巴车旁,一群刚刚来到金塘卡口的第三班志愿者,快步赶往岗位,他们将彻夜不眠。这些白色的衣服移动着,仿佛一颗颗星。
冷风中,这群星,照亮着舟山的门户,还有“门”后整座安然的城。
本文来自【舟山日报-舟山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