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告知承诺制秒批之后的监管一定要跟上上市公司承诺管理制度
只需作出承诺就能“秒”领食品经营许可证,北京城市副中心“告知承诺制”成功升级。15日,记者从通州区市场监管局获悉,今后通州区符合条件的餐饮连锁企业和食品销售连锁企业只需作出承诺,当天就可领到食品经营许可证。(6月16日 北京日报)
北京市政府的网站上对于“告知承诺制”这一政务名词有专门的解释。是指由审批服务部门一次性公布告知申请人事项办理条件、标准、技术要求、申请材料和需要履行的法律责任,申请人以书面(含电子文本)形式承诺其符合办理条件,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及违反承诺的后果,审批服务部门当场作出决定的方式。笔者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告知承诺制,是国家能源局浙江监管办率先在浙江全省行政区域内试点的制度。2020年6月1日起,浙江能监办行政许可推行“告知承诺制”。2021年,江西省首张“告知承诺制”计量标准考核证书在九江发出。2022年6月,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北京市人民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办公室印发《北京市市场主体登记告知承诺制度实施意见》。但其实在此之前,北京市不同的领域已经开始推行告知承诺制。尽管北京市推行这项制度不是最早的,但毕竟是首都,也是一个超大型的城市,每一步都需要考虑周全才行。
有句俗话说“好饭不怕晚”。事实也的确如此。作为首都北京,一项改革措施的出台,牵扯到的利益群体一定是最大的,因此也最容易检验这项举措的成效性。实际上,在经过了全国其他地方的推行之后,北京市才逐步推开,恰恰保证了成熟度,效果也很快就显现出来。比如,日前,司法部发布持续推进“减证便民”的优秀案例,“北京市公安局推行告知承诺制为群众办理户口进京业务解难题”作为优秀案例入选其中。自2021年初,北京市公安局在户政领域推行了包括外省人员亲属投靠审批业务中无业证明等11项“告知承诺制”,切实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落到实处。来自官方的消息是,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已有包括“企业设立、变更、注销登记”“重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核发”“小餐饮店许可”等在内的12个主项133个政务服务事项实施告知承诺制改革。
对于市场主体来说,禁锢在身上的束缚自然是越少越好。因此“告知承诺制”自然是个好的举措,必然会市场主体的欢迎,也会给营商环境带来很大的改善。实行“告知承诺制”之后的“秒批”,的确是给企业松绑了,但是后续的科学有效的监管一定要跟上。尤其是食品领域。如果只管承诺后的审批,而监管跟不上的话,那一定会出现大问题。因为在一个诚信体系还不健全的社会,所谓的承诺践诺并不能起到完全有效的作用。而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老百姓生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稍不注意的话,问题频出,包括那些知名的快餐店等等。
当然,我们相信,既然政府敢于出台基于信任基础上的“告知承诺制”,那么一定是对后续如果违背承诺的行为有相应的惩罚举措的。甚至可以说,比不承诺而发现问题的惩处会更加严厉。笔者希望在此只是杞人忧天。但是必要的提醒也是表达一下咱老百姓的呼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