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别人还趴在地上创业板为啥能创出新高161613基金
虽然周一遭到疫情暴击,但连续三天反弹让A股回血不少。
不过,同样是“跌-涨-涨-涨”的走势,有的指数还没有补上周一暴跌的“缺口”,有的指数已经创出新高——
创业板指数今日(2月6日)盘中涨至2014.88点,创下自2016年12月12日以来的
三年新高
。
创业板指数走势(2016/12/13-2020/2/6)
数据来源:Wind
我们把七大主要指数(创业板指、中证500、深成指、中小板指、沪深300、上证综指、上证50)2月3日至2月6日的每日表现做个对比,可以更明显地看出创业板指数的强势。
2月3日暴跌时,创业板指数下跌6.85%,
跌幅最小
;
2月4日至2月6日反弹,创业板指数分别上涨4.84%、3.02%、3.74%,每天的
涨幅都是最大
。
综合春节后4个交易日,创业板指数上涨4.38%,其他指数均为下跌。
A股主要指数2月3日至2月6日涨跌幅(%)
数据来源:Wind
创业板指数的表现
为何会如此优秀?
小通观察到了几个现象,供小伙伴们参考:
1、创业板的强势,去年就开始了
下面这张图,是
去年12月至春节前
(1月23日)七大指数的表现,白线是创业板指数,和中小板指数几乎并驾齐驱,远远甩开了其他指数。
春节后,创业板指数延续之前的势头,继续大幅跑赢其他指数。
A股主要指数走势(2019.12.2-2020.1.23)
数据来源:Wind
2、市场风格或已完成切换
不论是A股还是海外市场,大小盘风格总是轮动的,大盘股或小盘股不会一直占优。
把时间拉长,2013年至2015年,创业板迎来一轮大牛市,被封为“神创板”,彼时蓝筹股还叫“大烂臭”。
但从2016年至2018年,白马蓝筹股迎来小牛市,而创业板却度过了非常灰暗的三年。
从2710.30点一路下跌至1184.91点,中间几乎没有像样的反弹。
从下面这张图可以看到,代表白马蓝筹股的上证50,同期大幅跑赢了创业板指数。
不少人没有熬过这段时期,放弃了创业板。
2016年-2018年创业板指(白)vs上证50(蓝)
数据来源:Wind
从2019年开始,事情起了变化
。
创业板指数从2019年1月初的1201点一路反弹至今天的2014点。
2019年1月至11月,创业板指数的表现已经不弱于上证50 ;2019年12月以来,创业板指数大幅跑赢了上证50。
2019年以来创业板指(白)vs上证50(蓝)
数据来源:Wind
3、创业板业绩大幅回暖
市场风格的转换,背后是基本面的支撑。
2011年至2012年,创业板盈利增速逐季下滑,创业板指数也萎靡不振。
2013年一季报,创业板业绩见底回升,就此开启了一轮创业板大牛市。
数据来源:Wind
从2016年中报开始,创业板业绩增速不断下滑,更在2018年四季度创下历史低点。
相应的,创业板指数在2016年至2018年的表现也萎靡不振。
2019年,创业板业绩开始持续回升。
截止2020年2月6日,创业板上市公司已经全部披露了2019年年报业绩预告,创业板净利润增速达到64.43%,创下了近四年的新高。
有业绩做支撑,我们看到了市场风格再度发生了切换。创业板指数大幅反弹。
4、市场情绪站在创业板一边
相对成交额(一个比值,例如A板块的成交额/B板块的成交额)反映了市场资金意愿,也反映了市场的情绪和认可度。
近一段时间以来,
创业板与上证A股的相对成交额一路走高,
表明市场对创业板的情绪比较积极。
5、宽松的政策环境对创业板有利
这几年国内的货币和信贷政策环境,经历了从去杠杆到停止去杠杆、再到宽松。
在信贷政策收紧时,小公司和民营企业是受损严重的,但在流动性向好时,其恢复的弹性也是最大的。
6、创业板代表更迫切的发展方向
中美贸易协议让大家明白,硬科技才是中国的最薄弱环节。发展科技成为共识。
疫情让大家更加明白国民的“痛点”。“铁公基”越来越被证明不是痛点,国民痛点是“好教育、好环境、 好医疗、房价不能再大涨、优质的公共治理服务、硬科技”。
这些投资领域集中于主板的科技股和创业板。
综合以上几点,创业板指数的强势是不是显得有理有据了呢?
当然,不少人也担心创业板指数的估值偏高的问题。
实际上,
创业板相对于沪深300的估值水平,目前处于历史均值以下,
创业板估值水平的相对吸引力还是比较强的。
2020年,创业板的表现值得关注。
融通创业板指数基金
基金代码:161613
参考资料:
银河证券,《新冠疫情不会逆转创业板和科技股牛市的9个理由》,20200203
国信证券,《创业板业绩增速大幅回升至历史高点》,202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