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投资者

【推荐】别人的基金涨得更好定投要不要换品基金和定投的区别

Eric 0

我们在选定一只或者几只基金进行定投前,往往会搜集信息、研究比较。其实比较不止发生在定投决策前,过程中也会随着收益变化自然而然地发生,有些“比较”甚至可能推翻最初的决定。

举个例子,A股从2022年10月底的低点反弹至今,以信创为代表的主题行业涨幅居前,不少重仓相关个股的基金表现突出,短短半年积累了不小的涨幅。与此形成对比的则是偏金融地产等行业基金,有些持有这类基金的投资者看着自己的基金逊色拉跨,按捺不住想“换个基金”。

其实,不只是不同主题行业的基金收益会不一样,即便是投资同一主题行业的基金,收益也会明显不同。那如何看待定投过程中基金收益不同的现象?要不要单纯因为收益不同就“换个基金”呢?

首先,先明确一个入门小提示,基金比较要遵循可比性原则,即在同一类别、同一时间范围进行比较,不同类别的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不同,单纯比较收益率没有实质性意义。

为什么强调这点呢?我们在观察一些基金投资平台、第三方社交平台的投资者分享时中发现,有些投资者抱着“年赚20%”的预期,结果定投的是纯债基金,比较的对象是某ETF,这就像希望汽车跑出飞机的速度,没有可比性。

(图表来自《微笑定投新方向 2022基金定投洞察报告》)

我们并非不建议把偏债基金作为定投之选,也不是说ETF的收益就一定比偏债基金高。我们曾经做过调研,不少投资者会选择偏债基金作为家庭资产配置、长期投资的底仓,看重偏债基金的波动整体低于股票型和偏股型基金、长期收益稳定上升。

这种选择符合资产配置中“求稳”的风险收益需求,但按照投资中的“不可能三角”规律,“偏稳”的另一面是收益相对会弱一些。偏债基金的收益主要源自票息收益和资本利得,票息收益相对固定,资本利得的波动范围多数情况小于股票,因此整体收益不如股票型基金。

如果投资者选择了这类基金定投又艳羡别的类型基金的高收益,别纠结,小编有两个建议,第一、在银行或者是基金购买平台理性客观地测试一下自己的风险承受等级,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在追求较高收益和承受一定风险之间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案。第二、给自己可供投资的资金做一个划分,规划出一部分资金配置在波动相对较小的偏债类基金中,作为资产配置的“底仓”,力争获得“稳稳的幸福”,再规划出一部分定投偏股型或者股票型基金,用作获得较高收益的“进攻之矛”,具体比例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其次,当收益不同发生在同类型的基金中时,比如说都是股票型基金,需要从更多维度进行检视和比较。

从时间维度来看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好基,评判基金的业绩表现不要只看短期。较短的时间获得较高的收益,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人人期待,但往往概率较小。A股存在风格轮动和波动大的特征,3-6个月甚至1年的业绩或许来自行情贝塔的影响,建议按照1年、3年、5年的维度来观察业绩,取不同时间比较维度中收益都能中等靠前的基金,牛市不掉队、熊市不拉跨。历史经验表明,只有真正经受过牛熊考验的基金/基金管理团队,才真正拥有获取超额收益的阿尔法能力。

从基金投资底层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

,中长期收益更多是来自行业发展的景气度、企业的长期盈利能力,因此投资者需要对基金到底“投了什么”要有个大概的了解。

虽然每个行业都有长期发展的逻辑,每家企业都有做大做强的愿景,但逻辑的验证和愿景的实现需要专业的研究判断和长期坚持。中观选行业、微观选个股是基金经理的“拿手活”,普通投资者可以通过基金经理的公开观点、中长期过往业绩表现、独立第三方基金评价机构感受一下基金经理的能力和水平。

第三,基金投资中适度、理性的比较能够帮助我们从上万只基金中选择适合我们、相对更好的基金,但是不要陷入过度比较、追求完美中。

投资是在绝对的不确定中寻找相对的确定性,因此收益曲线的“漂亮与否”其实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无论是定投还是一次性买入,利用基金投资进行长期投资理财可以参考谈恋爱选对象,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不恰当的比较”是痛苦的来源,盲目攀比更是长期相处的大忌,基金投资也是如此。

选择一个三观一致、靠谱稳定的恋人,互相理解、互相包容、共同成长。选择一个风险收益特征和自己契合、中长期业绩稳定、基金经理团队专业负责的基金,淡化择时、不介意短期的涨跌波动、同沐风雨共赴未来。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个小贴士,

如果经过各种理性的分析和比较决定换只基金长期投资,可以使用转换操作。和赎回基金-资金到账-申购别的基金相比,转换操作更省时间、费率更低。

*风险提示:基金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及其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或本金不受损失。基金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者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有效理财方式。

光学测量仪器

上海影像测量仪质量好

光学影像测量机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