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投资者

【推荐】利率继续下调把家庭拦在财富的门外7年化利率香港保险7利息是多少

XiaoMing 0

银行存款利率继续下调

统计显示,今年4月以来,山东、陕西、河南、湖北、广东、山西等地中小银行相继调整了定期存款利率,部分银行降幅高达45个基点。而进入5月以来,已有浙商银行、恒丰银行、渤海银行等

多家中大型银行

跟进宣布下调存款利率。

下行通道中的利率波动,波及的远不止银行本身,保险等产品亦难以独善其身。为应对利率下行周期内的投资收益下行风险,

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也将下调,

普通型险种的利率下调以及由此带来的费率上升等问题基本已成共识。

近两个月来,监管秘籍调研和窗口指导:3月下旬,银保监会组织20余家人身险公司开展围绕普通险预定利率分布、分红险预定利率和分红水平等公司负债成本情况的调研,一时间,预定利率即将下调之声风起;4月下旬,监管部门陆续召集相关保险公司开会,要求寿险公司调整新开发产品的定价利率,控制利差损,新开发产品的定价利率从3.5%降到3.0%。主要思想是市场有效,监管有为,主体调节在先,控制节奏,实现软着陆。

历史上的利率下降

预定利率下调也绝非是首次。回顾过往,我国人身险预定利率主要经历了2次下调,分别为

1996-1999年预定利率大幅降低

2019年预定利率下调。

第一轮下调

1996年-1999年,人民币存款利率7连降的背景下,为了对大规模销售高预定利率保单的现象进行有效管控,监管接连三次下调寿险保单的预定利率,由1997年的8%持续降至1999年的2.5%。此后,新型产品分红险、万能险、投连险问世并成为寿险行业的主要保费来源。

1997年11月7日,当时保险监管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出台《关于调整保险公司预定利率的紧急通知》 (银发〔1997〕465号),将人寿保险产品的保费预定利率上下限调整为年复利6.5%和4%;

1998年9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出台《关于进一步调整预定利率的通知》 (银发〔1998〕466号), 规定人寿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不得超过年复利5%;

1999年6月10日,原保监会紧急出台出台《关于调整寿险保单预定利率的紧急通知》 (保监发〔1999〕93号),规定寿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不得超过年复利2.5%,并不得附加利差返还条款。

第二轮下调

2018年以来,利率持续下行,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由2018年初的4%下行至3%左右。而受资本市场不稳定影响,投资端收益不理想,2017-2018年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连续下降至4.3%。在此背景下,2019年8月,监管将普通型人身保险保单评估利率上限由4.025%下调至3.5%;同年11月,监管进行窗口指导,要求保险公司从12月开始停止销售预定利率4.025%的年金险产品。

2019年8月30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完善人身保险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形成机制及调整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的通知》,规定普通型人身保险保单评估利率上限为年复利3.5%和预定利率的较小者。

3预定利率下降的影响

根据东吴证券的测算,当

预定利率从3.5%下调到3.25%、3.0%和2.75%,预定利率越低,毛保费上涨幅度越大。当预定利率从3.5%下调到3.0%后,年金险、终身寿险、定期寿险、两全险和健康险对应毛保费涨幅分别为18.4%、19.5%、3.5%、7.5%和 16.4%。

预定利率下调后,终身寿险的毛保费涨幅

预定利率下调后,年金险的毛保费涨幅

预定利率下调后,两全险的毛保费涨幅

预定利率下调后,定期寿险的毛保费涨幅

预定利率下调后,重疾险的毛保费涨幅

可选收益更高的香港保险

当前,利率下调依然是行业大势,3%可能只是再次下调……曾经为我们敞开的财富之门,在国内市场悄悄关上。把后知后觉的家庭拦在了门外。消息灵通的家庭,配置香港储蓄险已经热火朝天。

这里主要原因是香港保险收益高。几家主要公司数据对比:

香港友邦VS内地友邦

从两者收益来看,同样的投入,

提取一样的金额,盈御多元货币计划2的收益更高。

香港保诚VS内地保诚

以0岁宝宝每年10万,缴费5年为例,

50年后香港要多出730万,时间越长,差距越大。

香港安盛VS内地安盛

同样以0岁宝宝每年10万,缴费5年为例,

50年后香港要多出710万,时间再拉长,差距会更大。

香港宏利VS内地宏利

同样以0岁宝宝每年10万,缴费5年为例,

50年后香港要多出710万,时间再拉长,差距会更大。

怎么保障高收益

原因一,市场环境不同

从宏观角度来看,香港是成熟的自由市场经济,有着全球化资产配置的优势,保险公司盈利方式可能更多样化。香港保险业已经走过了180个年头。香港作为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其保险业的发展已经完成与国际的接轨,无论在制度、公司、产品、从业人员、监管等方面都建立了一套成熟完善的运作体系。香港保险公司大多是

世界上经营几百年的优质金融机构,投资能力、抗风险能力世界一流,

经历过泰坦尼克号事件、一战二战,由专业投资团队做稳健投资,资金规模大、投资期限长、全球范围内投资,盈利能力强。

而内地保险行业,目前还处在追赶的阶段,不论是保险公司还是理财险设计,都会受到国家严格的监管,产品同质化会有些严重。

原因二,产品货币有区别

香港保险以港币或美元计价,能够满足部分高净值人群对冲宏观风险,实现资产配置多元化的需求。相对于海外房产,在资金灵活运用方面有优势。

长线储蓄

收益高达7%收益

内地以人民币资产为主,投资渠道有限,所以分红相对不是很高。

原因三,投资标的不一样

我们分别从这两类资产入手,主要看香港保险公司美元资产投资的标的和内地保险公司人民币资产的投资标的的历史收益。

香港的自由市场经济非常的成熟,有着全球化资产配置的优势,香港的保险公司在盈利方式上非常的多元化。而内地的保险行业还在追赶香港,无论是理财险设计还是保险公司方面,都受到国家的监管。并且产品的形态也不一样,香港的理财保险产品是消费者将保费交给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就用来投资,每年给消费者分一部分的收益。

而内地则多了一个万能账户,产品会在约定的年度返还生存金以及一笔不确定的分红,如果消费者不领取的话就直接进入万能账户继续生息。

原因四,产品设计不一样

众所周知内地险企的资产配置监管比较严格,所以主要局限于国内,以人民币债券为主,而股权类资产比例相对较低。

保险公司的投资也是综合评估得出的,并不能神化。

内地保险公司最热衷于投资的就是债券,因为收益是固定的。

再加上其他的股权类投资,非常接近内地分红保单的预定利率。

内地保险公司比较喜欢开发一些高保证收益,低分红的产品,许多年金产品都是固定收益的,便是由此得来。

香港刚好相反。美元国债近40年的收益率一直在下行。特别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元进入了长期的量化宽松阶段,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收益率,一直持续在下跌,导致香港保险保险公司开发的产品无法给客户提供较高的长期保证收益。而香港保险公司持有的权益类资产呢,主要是美国股票。

港保险公司的储蓄产品一般建议持有15年以上。

测量仪器 上海

3d光学测量仪

自动测量仪公司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