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投资者

镇江铝合金门窗价格表

Nancy 0

文章目录:

1、违规使用含铝泡打粉生产、销售包子9380个后,他名利全失2、晒晒2019年铝工业的成绩单(下)3、国机重装的退与进

违规使用含铝泡打粉生产、销售包子9380个后,他名利全失

6月17日上午,由镇江市丹徒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方某涉嫌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一案,丹徒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

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间,被告人方某在其经营的小吃店内,违规使用含铝泡打粉加工制作包子,共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包子9380个,得款4690元。今年1月,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至该店检查,当场扣押该店加工的包子以及含铝泡打粉等。经检测机构鉴定,涉案包子内铝含量为444mg/kg。3月7日,方某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其犯罪事实。

审查起诉过程中,承办检察官考虑到被告人方某认罪认罚,提出判处拘役三个月、处罚金五千元、建议适用缓刑并宣告禁止令的确定性量刑建议。

同时,方某行为违反食品安全法,危害了不特定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应当承担相应民事侵权责任,在没有其他组织提起诉讼情况下,检察院依法提起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请求。

经审理,丹徒区法院一审判决全部采纳检方意见,同时判处方某缴纳赔偿金46900元至区公益诉讼专用账户,并在市级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

检察官提醒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药安全重于泰山。通过这个案例,同时呼吁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自觉践行健康安全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增强全体公民的食品安全意识,相关职能部门能依法充分履行职责,从源头预防抓起,加强综合治理,严打制假售假违法行为。

晒晒2019年铝工业的成绩单(下)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铝加工与精深加工 中国铝加工已进入精深加工阶段,2019年可以说是产业的开局之年,各地都在纷纷建设精深加工项目与产业园。精深加工产品多少与产值指标也成为了铝加工业强国的主要标志之一。 邹平在建重点项目13个。山东邹平拥有良好的铝产业发展优势,2019年已经实施与在建的有13个重点项目,总投资50亿元,2020年铝加工主营业务收入可超过500亿元,深加工能力可达20万吨,预计邹平涉铝产业销售收入可达2000亿元,成为中国与世界级的“铝谷”。 云南浩鑫铝箔有限公司位于昆明,其前身为云南铝加工厂,始建于1988年,2016年及2017年又开始建设总投资11.23亿元、产能3.6万吨/年的高精超薄铝箔示范生产线与总投资4.91亿元、产能3.5万吨的新能源动力电池箔项目,可于2020年全部投产,从而成为全球最大的以双辊式连续铸轧带坯为坯料的生产能力达10万吨/年级的超薄箔(0.0045mm~0.005mm)唯一企业。该项目还有一个特点是,他们是碳足迹最低的,原铝提取与箔材轧制用的全是绿色的水电能源。 亚洲最完善的高档航空铝合金厚板生产基地——爱励铝业(镇江)有限公司。2012年12月21日第一块厚板下线,2013年4月正式投产,2019年航空板发货量达到2.7万吨以上。新建的1500吨超长铝板机加工中心于2019年5月份完成第一批产品并发货,产品用于加工超长超宽的机翼板和机翼梁等,其核心装备是45m长的高速龙门双主轴五轴加工中心,是中国铝加工业仅有的一台超长型加工中心,2020年爱励(镇江)将全力建设总投资5.3亿元的高强度铝合金航空板扩展项目,建成后,爱励(镇江)航空板产能将翻一番。爱励铝业(镇江)有限公司是中国与亚洲唯一一家通过欧洲空客公司、加拿大庞巴迪公司、美国波音公司、中国商飞公司等OEM(原装设备制造厂)认证的高端航空铝板带加工企业,并荣获中国商飞“C919大型客机首飞先进集体”、2018年度优秀供应商银奖。 兰州新区千亿铝加工产业园20万吨/年铝箔项目。兰州新区西北绿色新型铝加工产业园暨20万吨/年铝箔项目于2018年12月6日开工,这是兰州新区打造的又一个千亿级产业园区,规划建设用地6650km2,投资200亿元,以铝箔、建筑铝材、交通铝材、电子电器铝材为主,规划项目有200万吨/年原铝、100万吨/年板带及精深加工产品等17个子项目。这次开工的200万吨/年铝箔子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用地3325平方千米,主导产品为空调箔、家用箔、药箔、电池箔等,计划2019年年底投产。 宏创控股有限公司8.5万吨/年铸轧线2019年2月投产。宏创控股有限公司在建15万吨/年铸轧线,其中一期8.5万吨/年已于2019年2月投产。 山东天衢铝业公司27.5MN挤压机投产。天衢铝业公司27.5MN挤压机于1月11日试车成功,并正在建设一条40MN的挤压生产线与总装机容量5MW的光伏发电项目。 甘肃宏达铝业公司55MN挤压机2019年9月9日顺利试车成功,该生产线有相当高的自动化程度,从锭坯加热到锯切成定尺产品的各工序均可自动进行。 南山铝业控股子公司——铝轧制公司建铝箔项目。南山铝业2019年3月18日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铝轧制公司拟建高端铝箔项目,生产能力2.1万吨/年,建设周期28个月,总投资4.53亿元,由轧制公司自筹资金。 河南长葛龙盛公司8万吨/年铝板带项目开工。2019年3月21日,长葛市龙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8万吨/年高端铝板带精加工项目正式开工。 中孚实业广元绿色铝材项目在四川省广元市经济开发区开建。2019年3月27日,中孚实业公司四川广元25万吨/年绿色铝材项目在经济开发区举行开工仪式,进入了建设阶段。 深圳汇林达铝模板落户梧州。2019年3月15日,深圳汇林达科技有限公司在广西建铝模板项目签约,建在梧州循环经济产业园,投资2亿元,占地7260平方米。 内蒙古达拉特经济开发区在建7.4万吨/年板带轧制项目。截至2018年,内蒙古达拉特经济开发区已建成电力总装机418kW、100万吨/年氧化铝、4.2万吨/年高纯铝、18万吨/年板带,在建铝板带产能72万吨/年、腐蚀化成箔产能1500万平方米/年。 力威铝业模板生产线投产。力威铝业科技有限公司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经济开发区,是贵州首家铝模板企业,于2019年5月9日投产,建设投资8000万元,是大连力威公司的扶贫项目,达产后模板生产能力2万吨/年,占地80万平方米,产值8亿元/年,缴纳税金2100万元/年。 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3800mm辊底式固溶处理炉投产。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总投资约6.42亿元在建的填平补齐项目在按预定计划有序推进中,主要设备有:3800mm板材、型材固溶处理炉,110吨双排均匀化处理炉,铣面机,15MN拉伸机,推进式加热炉,退火炉,时效炉,抛光机,横切线等,其中固溶处理炉已于2019年10月投产,其他的设备将于后续陆续投产。辊底式炉的处理能力8万吨/年,达产后销售收入6.6亿元/年。 河南杞县3个项目同时开工。河南开封地区杞县3个铝项目包括:世元铝业公司30万平方米/年门窗型材、明晟铝业公司5万吨/年铝型材、世旗铝业公司2万吨/年铝圆锭铸造项目。 云海特科金属股份公司建中间铝合金项目。云海金属2019年6月5日发表公告称,将与信发集团共同投资建设10万吨中间铝合金项目,总投资约3亿元。 鹤庆溢鑫铝业有限公司铝制品项目投产。鹤庆溢鑫铝业有限公司铝制品生产线2019年6月在兴鹤工业园投产,项目总投资36亿元,各种产品生产能力45万吨/年。 内蒙古通标铝业科技有限公司铝模板一期2019年6月投产。通标铝业公司是一家铝模板专业企业,模板项目建在包头铝产业园区铝深加工园,一期占地200平方公里,拥有生产线1条,于2019年6月投产。规划总生产线9条,总投资1.8亿元。 山东菲尔斯铝业公司项目2019年6月开工。2019年,山东贾庄镇建材家具园6大涉铝项目集中开工建设,其中最大的是菲尔斯铝业公司,计划投资1.2亿元,占地33.25平方公里,主要业务是单板、方板、蜂窝板、断桥型材的加工与销售。投产后,预计销售额5000万元/年,缴税400万元/年,解决140人就业。 柳州市博睿恩铝模板项目。该项目属广西碧桂园集团,是柳州市2019年重点项目之一,采用半固态法压铸铝合金模板,一期生产能力100万平方米/年,占地24.87万平方米,位于广西博睿恩,一期于2019年8月投产。 广泰金属材料公司投产。青海广泰金属材料有限公司10万吨/年铝产品项目2019年7月投产,产品为6万吨/年圆锭与4万吨/年高端铸造铝合金,由中铝青海分公司提供原铝。 灵武众源建材有限公司铝型材项目2019年7月试生产。宁夏众源建材有限公司3万吨/年节能铝合金型材项目2019年7月进入试生产阶段。项目总投资1.15亿元,达产后预计销售收入可达6亿元/年,解决350余人的就业。 明泰铝业2450mm双辊式铸轧机投产。2019年8月22日,全球最宽φ1200/2450mm双辊式铸轧机投产,是明泰铝业有限公司自行由原来φ680/1650mm铸轧机改造的。 鼎胜新材有限公司在建多个电池箔项目。鼎胜新材有限公司以新募集的6亿元资金投建电池箔项目:电池光箔生产线4万吨/年,电池涂层生产线1万吨/年,以及钎焊箔项目。 固美立式喷涂线投产。固美金属公司立式喷涂线于2019年10月7日投产,占地3km2,生产能力2500吨/年,立式喷涂线具有产量和自动化程度高,用工、占地和能耗少,品质稳定,作业轻松等优点,尤其适合大批量的高端客户。 安徽国泰铝业55MN挤压机运行稳定正常。该生产线自4月投产以来一直运转正常。公司铝型材生产能力约3万吨/年,产值约4亿元/年。 中铝萨帕铝合金智能制造生产线投入运转。中铝萨帕特种铝材(重庆)有限公司40MN高端铝合金智能生产线于2019年9月28日投产,是中国首条高端生产线,以生产轨道交通高端铝合金材为主,舰船海工、汽车轻量化、高端装备制造用铝为支撑的交通用铝产业基地。 西北铝业有限公司45MN有负荷试车。西北铝业有限责任公司升级改造的双动反向西马克公司45MN挤压机于2019年10月31日有负荷试车成功,挤压力提高到47.5MN。 河南天利成公司铝模板项目。河南天利成铝膜科技有限公司铝模板项目于2019年10月28日在民权县人和镇高新区开工,总投资5亿元,占地249平方公里,建筑面积60平方公里,铝模板生产能力为120万平方米,投产达产后销售收入可达5亿元/年,利税5000万元/年,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 铝业新产品集锦 从2019年8月开始,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可批量生产达到国际标准的1XXX系、4XXX系、5XXX系合金焊丝的企业,并向西班牙出口了19吨5XXX系合金焊丝,实现了中国高端铝合金焊丝向发达国家市场出口零的突破。 2019年7月17日,南山铝业公司向法国赛峰公司交付首批B737机轮锻件,成为中国唯一可为大客机提供机轮产品的公司。南山锻造公司于2018年6月与赛峰公司签订了供货合同,不到一年时间就完成了B737机轮零部件认证与首批产品的交付,说明南山铝业在高端制造领域拥有强大的研发创新能力。目前南山铝业公司已与波音、空客、罗罗、赛峰、中国商飞等知名航空企业都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 南山轻合金公司前沿铝瓶罐料投产。该公司开发的可旋开式开启、可重复密封的铝瓶罐料已投产,并且生产出了合格的饮料瓶,这是一种高端前沿产品,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 郑州轻金属研究院推出含钪的7XXX系合金。郑州轻研合金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半连续法成功铸出800 mm×200mm高强高韧含钪的7 XXX系合金扁锭,被热轧成50mm~100mm热轧板和2mm~10mm冷轧板,他们的抗拉强度530N/mm2~730N/mm2,伸长率12%~16%,可焊性能优良,比传统合金高得多。公司还在研究其他的含钪合金,如Al-Mg-Sc合金、Al-Cu-Li-Sc合金。含钪的铝合金在航空工业获得了较多的应用。 中铝山东铝业公司批量生产SiC粒子增强的铝基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超强耐磨、抗腐蚀性能好等特点,它的密度约为钢的1/3。强度不但比纯铝高,而且比中碳钢还大一些,可以在300℃~350℃长期稳定工作。在汽车发动机活塞、齿轮箱、飞机起落架、高速列车、精密仪器仪表制造中有着广泛应用。 洛阳铝加工公司批量生产汽车内饰镜面8XXX系合金条材。在中铝材料院的帮助下,洛阳铝加工公司批量生产的8XXX系合金汽车内饰镜面亮条的各项性能与进口材料等同,自2019年10月起实现逐步取代进口产品。 再生铝 广西平铝80万吨/年再生铝项目。2018年12月20日,广西平铝集团有限公司与广西福地金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80万吨/年再生铝项目在广西平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开工,总投资20亿元,可提供就业岗位1000个,年产值超100亿元/年,净利税20亿元/年,将是世界最大的单一再生铝项目。 包头东河铝业园10万吨/年铝灰铝渣资源化项目。该项目位于包头东河铝业园,山东华源环保集团投资,占地面积27km2,计划投资2亿元,利用中铝包头分公司和希望铝业公司等的铝灰铝渣。本项目分两期实施,各5万吨/年,一期2019年4月开工,2019年9月投产;二期项目将于2020年12月投产。全部建成后将成为中国最大的铝灰、铝渣处理厂,销售收入2亿元/年,利税0.5亿元/年,带动周边200人就业。 邹平循环经济示范产业基地。新格集团30万吨/年再生铝暨环保科技项目落户邹平,2019年5月7日签约,总投资6亿元,其中魏桥创业公司现有厂房及配套设施1亿元,新格集团投入5亿元。项目以3104合金易拉罐废料回收再生为主,并配备国际先进的铝灰/渣处理线,生产日用再生铝,致力打造国内领先的循环经济示范产业基地。 江西广恒铝业10万吨/年扩建项目。广恒铝业有限公司10万吨/年再生铝合金锭及铸件产品扩建项目位于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工业园区,总投资6600万元,占地面积119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922平方米,于2020年建成。该公司主要从事再生铝合金锭及铸件产品生产销售、铝型材挤压、氧化、电解着色。 许昌大周铝灰项目。许昌大周产业集聚区现有规模以上铝企业60多家,产生的铝灰铝渣估计约30万吨/年,含70%~80%的铝,现有工艺只能提取约60%的铝,2019年6月,该地区决定引进德国百菲萨集团铝事业部技术处理铝灰铝渣、废槽衬。该项目计划用地66500平方米,总投资约6.5亿元,处理铝灰等含铝废物20万吨/年以上,将引进旋转炉等装备。 安徽亿智再生铝项目投产。安徽亿智新材料公司30万吨/年再生铝项目位于濉溪经济开发区,总投资2亿元,分两期建设,产品包括15万吨/年再生铝合金铸轧带卷、10万吨/年圆锭和5万吨/年扁锭。 宏卓铝业公司一期开工。宏卓铝业有限公司是宏创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投资1.5亿元在山东邹平建20万吨/年再生铝项目,分两期建设,各10万吨/年,一期项目于2019年11月开工。 福建美佳公司项目于2019年10月投产。美佳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再生铝深加工项目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大甲工业园区,10万吨/年再生铝及其深加工项目已于2019年9月投产。项目建设总投资2.1亿元,占地面积255935平方米。 炭素制品 中铝山西新材料28万吨/年炭素项目投产。中铝山西新材料有限公司28万吨/年炭素系统挖潜创效项目自2018年11月以来部分开始调试,2019年全面投产。 抚顺铝业新炭素项目焙烧炉点火。抚顺铝业新炭素项目2019年11月30日15点焙烧炉顺利点火启动。此炉主体为14料箱、15火道、74炉室,共4个火焰系统。 强强炭素公司20万吨/年预焙阳极项目投产。2018年12月23日,广西平果县强强炭素有限公司扩建20万吨/年预焙阳极工程成功点火。该项目占地约244平方公里,总投资约6.5亿元,达产后销售额可达6.5亿元,利税1.7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近300个。 黄河鑫业公司启动炭素锻烧2号回转窑。国家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炭素分厂在1号系统正常生产条件下,2号回转窑于2019年1月正常点火启动。 赤壁长城炭素制品有限公司扩产10万吨/年预焙阳极。赤壁长城炭素制品扩产10万吨/年预焙阳极项目于2019年5月完工。该项目有锻烧车间、焙烧车间、高楼部及成型车间等工程。项目总投资2.9亿元,原一期项目预焙阳极产能12万吨/年,二期项目达产后将建设三期,生产能力30万吨/年,投资12亿元,达产后可创利税1.4亿元/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有色网,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国机重装的退与进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中国二重自主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的世界最高等级8万吨模锻压力机,被誉为“国之重器”。资料照片

世界最大规格锻造操作机由国机重装旗下中国重型院研制。

资料照片

中国重型院自主研发的12000吨航空铝合金厚板张力拉伸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资料照片

260万吨/年沸腾床渣油锻焊加氢反应器由国机重装承制。资料照片

在国机重型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机重装”)旗下的二重装备德阳基地内,一座100千瓦飞轮储能装置示范项目已上线运行,同时一座可以批量化生产飞轮储能装置成台套产品的智能工厂正在基地内建设,一期工程预计年内建成投产,产能达1000套/年。

当前,我国飞轮储能装置市场规模预计在千亿元以上。其核心部件飞轮的直径不到60厘米,在二重装备生产的一系列“大国重器”中实属“小不点”,并且与工业母机、大型铸锻件和核电石化容器等主要产品没有直接关联。但正是这小小的飞轮,见证了历经60多年光荣与风雨的二重装备朝着新兴装备制造领域再出发。

“经过连续七年深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已从一家具备极限制造能力的制造企业,转型成为集科工贸于一体、覆盖全产业链的高端重型装备集成服务商,正齐头并进地推动传统领域转型升级和新兴领域开拓创新。”国机重装董事长韩晓军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

6月8日,国机重装重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简称“ST国重装”,证券代码601399。此时,距其前身二重重装主动退市已过去五年。五年间,国机重装通过扭亏脱困与二次创业,回归良性发展轨道,连续四年实现盈利。

退市、减债

生死“急救”无缝对接

2013年7月,国务院批准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机集团”)与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二重”)实施联合重组,挽救当时深陷连续巨额亏损的中国二重。

始建于1958年的中国二重是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基地,是该领域少数具备极限制造能力的企业,曾研制出诸多中国“首台”“首套”,解决了一系列国家“有与没有”的难题,为共和国工业发展立下赫赫战功。近些年,人们熟知的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技术“华龙一号”、C919国产大飞机里的部分关键零部件都出自中国二重。

然而,这样一家“国宝”企业,却因下游的钢铁等行业持续低迷以及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件等因素影响,自2011年起连续亏损。至2014年末,中国二重负债总额超过248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近134%,其中,有60多亿元银行贷款逾期,企业面临重大困境。

同时,受连续亏损影响,中国二重所属主业上市公司二重重装于2014年被暂停上市;若继续亏损,2015年将遭遇强制退市,直接关系到5万多名中小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因此,化解二重重装的退市风险成为中国二重重组后的当务之急。

中国二重要想重新站起来,必须恢复自身“造血”能力。经反复研究,国机集团决定“以退为进”,对二重重装实施主动退市。2015年5月21日,二重重装从上交所摘牌,并于7月20日在股转系统挂牌转让。至此,5万多名中小投资者利益实现平稳过渡,整个过程零投诉,成为我国启动资本市场退市改革以来的首个成功案例。

“脱困保卫战”首战告捷后,国机集团及中国二重又立即着手推进248亿元的债务重组。事实上,中国二重的债务不仅数额庞大,结构也极为复杂,除了25家银行的带息金融负债159亿元外,还有2000多家债权人的非金融债务,包括融资租赁、保理、中票、企业债等特殊融资工具。

2015年,中国二重通过“以股抵债+现金偿还+保留债务”的综合偿债方案,高效推进司法重整程序,两个月内债权人会议高票通过重整计划,实现了“快进快出”。

重整后,中国二重资产负债率从134%降至90%左右,每年节约利息支出约6亿元,为扭亏脱困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与空间。

在法制化“止血”的同时,国机集团也在中国二重内部推开一系列降成本、去产能举措:通过提前退养、离岗休养、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等分流途径,将中国二重在职职工从1.3万余人减少至7600人左右,年减少综合人工成本支出约5亿元;出资近40亿元收购盘活八万吨模锻压力机、镇江出海口基地、成都工程中心大楼等重大资产,既减轻了中国二重的运营压力,又保留了核心竞争力。

三年精准攻坚马不停蹄,中国二重不仅如期完成了扭亏脱困的阶段目标,还在2016年、2017年分别实现利润5.3亿元、5.7亿元,成为近年来中央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功的案例。

改体制、引战投

二次创业“满血复活”

活下来并不是中国二重的终极目标。早在二重重装主动退市时,公司就向投资者承诺争取尽快重新上市。但要想兑现这一承诺,就必须彻底改变企业旧的生产经营模式,重新锻造市场竞争力。

统计显示,中国二重先后为中国及世界市场提供了超过200万吨的重大技术装备。老二重人为此而自豪,但也能清醒地看到短板:业务板块过于单一,只精耕于制造,长期处于价值链的最底端。

“常常是总包公司分一块的项目,二重就做一块的设备。”国机重装战略投资部部长李国庆告诉记者,重型装备行业单件小批量生产的特点,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难以同步发展,这也是中国二重在改革中必须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基于这样的考虑,国机重装于2018年3月正式挂牌成立。作为国机集团的二级子公司,国机重装下辖四大板块:二重(德阳)重型装备有限公司(简称“二重装备”),主营制造生产业务,并承接原二重重装下的所有资产、负债、业务、资质和人员;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简称“中国重型院”)面向冶金、重型装备制造等行业进行综合性装备技术研发、设计;中国重型机械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重机”)以工程总承包、带资运营、贸易和服务为主营业务,承担国机重装制造能力“走出去”的任务;国机重装成都重型机械有限公司(简称“成都重机”)是国机重装打造的立足西南地区的又一国际工贸平台。

换句话说,国机重装集合了行业领先的国家级科研院所和全球拔尖等级的极限制造能力,具有从科研、制造到国际工程贸易的全产业链优势。这样的配置在全国同行业中也不可多得。

“国机重装及所属企业的优势资源及业务互不相同、互有缺项,通过科工贸协同、优势互补,可形成‘研发+制造’‘研发+制造+工程总承包’‘研发+制造+海外贸易’等多种形式的完整产业链。”国机重装总经理助理、经营发展部部长倪德重对记者说,多样化的内部协同不仅形成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相较于外部协同而言也有更高的稳定性。

同时,工贸企业的融入也为国机重装打开国际市场的大门,打破过去单一国内市场的局限。目前,国机重装正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在全球40多个国家(地区)设立营销分支机构;以EPC模式承建了百余项海外重点工程,形成“开发一批、签约一批、执行一批”的海外项目良性循环;以BOT模式成功进行海外投资,并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

在国机重装的“1号文件”《2018-2020年总体战略》中,公司的战略主旨明确为“科工贸协同,国际化驱动”。

2016年,时任二重重装铸锻公司机加二车间党支部书记、副主任的张义强通过选拔考试,赴中国重机老挝南俄4水电站项目开展为期三年的工作交流,任该项目的项目现场经理助理。从制造企业的生产单位来到工贸企业的海外项目部,张义强强烈感受到了市场竞争意识和系统性思维的重要性。

“在二重这样的传统国有大企业里,我们生产车间需要专心做好产品并按期交付。对客户满不满意、产品盈不盈利、市场竞争等方面重视不够。但在老挝,我要参与项目的安全、质量、成本、进度、协调各方等管理工作,逐步转变了工厂化的管理观念和既有的固定思维模式。”张义强说,老挝驻外的经历让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好的管理是可以为企业创造巨大价值的。

事实上,在张义强赴老挝之前,二重已经着手对内部架构进行大调整,将过去以各部门和车间为主体的生产单元重新构建为重机、铸锻、核电石化、运输等业务板块,各板块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过去是各个环节‘各管一摊’、分段核算,现在是一个项目从销售、设计、研发、生产交付到售后‘一条龙’跟到底。”现为二重装备重型机械工程公司重机厂党总支书记、副厂长的张义强说,新模式下员工的市场意识、质量意识、成本意识和风险意识均有所增强,各个环节能够精准控制成本,从而使单个订单的利润回报更高;同时,还带来产品质量提升、交付期缩短等效益,受到客户认可。

打破老工厂体制的束缚,建立起与市场接轨的生产经营机制,是国机重装着力提升企业可持续经营能力的手段之一。2018年底,国机重装还完成了定向发行,落实了国有资本金权益,并从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中央企业中引入了东方电气、三峡控股、中广核控股、国新资产以及结构调整基金等5家战略投资者,资产负债率进一步降至60%以下,产权结构得到优化。

2018年、2019年,国机重装分别实现营业收入95.2亿元、92.7亿元,利润总额6.2亿元、6.4亿元,保持了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势头,并满足了申请重新上市的各项要求。2019年12月12日,国机重装正式向上交所提出重新上市申请。2020年3月13日,上交所根据上市委员会的审核意见,同意了国机重装重新上市的申请。

集成、高端

加速拥抱“更大市场”

近年来,国机重装“大作”频频,不仅成功研制了12000吨航空铝合金厚板拉伸机、19500吨自由锻造油压机、新型智能化热模锻压力机等重大成套装备,还成功研制了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火电高中压转子、百万千瓦级核电常规岛转子、百万千瓦级水电水轮机铸锻件、重型燃气轮机复合转子、国内最高水头长龙山抽水蓄能机组转子中心体等高端铸锻件。

“国机重装正在构建 ‘一体两翼’发展格局:‘一体’,即以研发制造为主体,重点突出创新引领;’两翼’,即以工程承包和投资、贸易与服务为支撑,统筹国内外两个市场。”韩晓军告诉记者,国机重装正加快推进传统领域转型升级,着力解决“卡脖子”难题,有力支撑国家自主可控;同时,还抓住战略性新兴产业机遇,加快推进新兴领域开拓创新,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

在与中国二重重组之初,国机集团投入专项研发经费10亿元,支持中国二重加快科技创新及成果产业化。目前这项“长线投资”已撬动新产品新增销售订单超16亿元。其中,大型粉煤热解装备、系列化飞轮储能装置、油气污染物处理装备、垃圾熔融裂解处理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品正加快产业化步伐。

国机重装科技发展部高级主管高林自2007年进入中国二重后,一直在科技部门工作。他明显感觉到,过去几年间企业的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在提速。

高林告诉记者,在传统体制下要研发新产品,往往是企业内部组一个团队,花三四年时间来研究,拿出产品后再去推广,不仅周期长,成本也高,并且现实的困境是大家还是把主要精力放在生产上,只是顺便做研发。如今,国机重装的创新思路更加开阔、不拘一格,往往凭借在制造领域的长期积累沉淀,与有技术资源或市场资源的企业强强联合,以包括混改在内的多种形式共同推进前沿技术尽快落地开花。

“我们不再‘闭门造车’,创新的积极性和专业性更强,更贴近市场需求,节奏也更快了。”国机重装科技发展部部长王卫红说,“快节奏”的创新也倒逼着市场部门主动出击去寻找机会。

从单一制造企业到集成服务商,国机重装还在酝酿多种新业务,潜力有待进一步释放。

“中国二重60多年来所积累的深厚‘家底’正展现出她的巨大价值,发挥科工贸协同优势,必将成为国机重装下一步发展的新动能。”韩晓军告诉记者,公司完善的检验检测平台、大件物流运输体系等在未来都将公共化,这将使企业能够快速切入高端服务业等“赛道”,衍生出新的经营模式。

隔热门窗品牌

系统节能门窗

别墅门窗

隔音降噪门窗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