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门窗上如何排线图解
文章目录:
1、FPC柔性印刷电路2、新增13寸TFT彩屏,可玩性更高,酷态科15号超级电能柱Ultra拆解3、新手必看:如何组装一台 DJI FPV 穿越机?
FPC柔性印刷电路
FPC的的类型比较多,有单面FPC,双面以及多层。
1. 焊接前应先在焊盘上涂上助焊剂,并用烙铁进行处理,以免焊盘镀锡不良或氧化而导致焊接不良。芯片一般不需要加工。
FPC上传输的信号速率越来越高,尤其是在一些光模块或者高速消费类产品上,比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对于特别高速的产品,在使用FPC的时候,为了减少一些网格铜对信号的影响,通常在信号线下采用实铜作为参考。不管使用什么样的设计,FPC的仿真就显得非常重要。下面是在ADS中进行模块的FPC仿真:
基于ADS2023的《ADS信号完整性仿真与实战》第二版
关于FPC的弯曲半径
在FPC在弯曲时,其中心线两边所受的应力类型是不一样的。弯曲曲面的内侧是压力,外侧是拉力。所受应力的大小与FPC的厚度和弯曲半径有关。过大的应力会使得FPC分层、铜箔断裂等等。因此在设计时应合理安排FPC的层压结构,使得弯曲面中心线两端层压尽量对称。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来计算最小弯曲半径。
弯曲半径要求的计算
情况1、对单面柔性电路板的最小弯曲如下图所示:
它的最小弯曲半径可以由下面公式计算:
R=(c/2)[(100-Eb)/Eb]-D
其中:
R=最小弯曲半径(单位μm)
c=铜皮厚度(单位μm)
D=覆盖膜厚度(单位μm)
EB=铜皮允许变形量(以百分数衡量)
不同类型铜,铜皮变形量不同。
A、压碾铜的铜皮变形量最大值是≤16%
B、电解铜的铜皮变形量最大值是≤11%。
而且在不同的使用场合,同一材料的铜皮变形量取值也不一样。对于一次性弯曲的的场合,使用折断临界状态的极限值(对延碾铜,该值为16%)。对于弯曲安装设计情况,使用IPC-MF-150规定的最小变形值(对延碾铜,该值为10%)。对于动态柔性应用场合,铜皮变形量用0.3%。而对于磁头应用,铜皮变形量用0.1%。通过设置铜皮允许的变形量,就可以算出弯曲的最小半径。
动态柔性:这种铜皮应用的场景是通过变形实现功能的,打个比方:IC卡座内的磷铜弹片,就是IC卡插入后与芯片接触的部位,插的过程弹片不断的形变,这种应用场景就是柔性动态的。
例:50μm 聚酰亚胺,25μm胶,35μm铜 因此,D=75μm,c=35μm 柔性板的总厚度T=185μm
一次性弯曲,用16% R=16.9μm,或R/T=0.09
弯曲安装,用10% R=80μm,或R/T=0.45
动态弯曲,用0.3% R=5.74mm,或R/T=31
(注:百度文库上华为规范中,单位错误!!!)
对于上图中的场景,需要有连接器插入的场景,需要按照“动态弯曲”进行计算,弯曲半径控制在>6mm,直径>12mm。
粗略算法:大约要大于总厚度的50倍左右。
情况2、双面板
其中:
R=最小弯曲半径,单位μm
c=铜皮厚度,单位μm
D=覆盖膜厚度,单位μm
EB=铜皮变形量,以百分数衡量。
EB的取值与上面的一样。
d=层间介质厚度,单位μm
例如:
基材厚度:50μm 聚酰亚胺;
2x25μm胶;
2x35μm 铜 则d=100μm;c=35μm
覆盖膜厚度:25μm聚酰亚胺;50μm胶 则D=75μm
总厚:T=2D+d+2c=320μm
从方程中:
一次性弯曲,EB=16% R=0.371μm,R/T=1.16
弯曲安装,EB =10% R=0.690mm,
R/T=2.15 动态弯曲,EB =0.3% R=28.17mm,R/T=88
粗略算法:大约要大于总厚度的100倍左右。
弯曲半径不达标,导致安装次数过多之后,导线断裂,设备不稳定的等问题。
FPC设计的禁忌
禁忌1:FPC上封装设计,边缘焊盘需要加强
禁忌2:手指根部不做保护
禁忌3:补强线离手指根部太近
禁忌4:内直角,易断裂
禁忌5、正反焊盘位置重合
禁忌6、弯折区只有0.5的角度,分板时容易造成撕裂现。不做加强。
解决方案:如何防止弯折区断裂和撕裂,设计要考虑在靠转角处增加防撕裂线或加大靠外形处线路,外形角度须改成为1.0mm。
FPC的保护方法
1、柔性型材上的内角的最小半径为1.6 mm。半径越大,可靠性越高,抗撕裂性越强。在形状的角落,可以添加靠近板边缘的线以防止FPC被撕裂。
2、FPC上的裂缝或槽必须以直径不小于1.5 mm的圆孔结束,这在FPC的相邻两个部分需要单独移动的情况下也是必需的。
3、为了获得更好的柔韧性,需要在均匀的宽度区域中选择弯曲区域,并且尽可能在弯曲区域中FPC宽度变化和迹线密度不均匀。
4、加强筋(Stiffener)又称加强筋,主要用于获得外部支撑,材料的使用有PI,聚酯,玻璃纤维,高分子材料,铝,钢等。合理设计加强板的位置,面积和材料对避免FPC撕裂有很大的作用。
5、在多层FPC设计中,需要在产品使用期间经常弯曲的区域进行气隙分层设计。尝试使用薄材料PI材料来增加FPC柔软度,防止FPC在反复弯曲过程中破裂。
6、当空间允许时,应在金手指和连接器之间的接合处设计双面胶固定区域,以防止金手指和连接器在弯曲过程中脱落。
7、FPC定位丝网应设计在FPC和连接器之间的连接处,以防止FPC在装配过程中歪斜。
刚柔板
刚柔板的本质是将FPC作为PCB的一个层或者两个电路层,再对PCB的刚性进行部分铣加工,只保留柔性部分。
软硬结合板是什么:
FPC与PCB的诞生与发展,催生了软硬结合板这一新产品。因此,软硬结合板,就是柔性线路板与硬性线路板,经过压合等工序,按相关工艺要求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FPC特性与PCB特性的线路板。
生产流程:
因为软硬结合板是FPC与PCB的组合,软硬结合板的生产应同时具备FPC生产设备与PCB生产设备。首先,由电子工程师根据需求画出软性结合板的线路与外形,然后,下发到可以生产软硬结合板的工厂,经过CAM工程师对相关文件进行处理、规划,然后安排FPC产线生产所需FPC、PCB产线生产PCB,这两款软板与硬板出来后,按照电子工程师的规划要求,将FPC与PCB经过压合机无缝压合,再经过一系列细节环节,最终就制程了软硬结合板。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应为软硬结合板难度大,细节问题多,在出货之前,一般都要进行全检,因其价值比较高,以免让供需双方造成相关利益损失。
优点与缺点:
优点:软硬结合板同时具备FPC的特性与PCB的特性,因此,它可以用于一些有特殊要求的产品之中,既有一定的挠性区域,也有一定的刚性区域,对节省产品内部空间,减少成品体积,提高产品性能有很大的帮助。
缺点:软硬结合板生产工序繁多,生产难度大,良品率较低,所投物料、人力较多,因此,其价格比较贵,生产周期比较长。
刚柔板并不便宜,为什么采用刚柔板?
在硬件设计的时候,成本往往不是关键要素;
第一、可靠性:刚柔板能够解决FPC的安装可靠性问题。
在FPC通过连接器进行连接,带来了安装成本,安装不方便,安装可靠性的问题,同时容易短路,脱落等问题。在海康威视的某款海量发货的筒机设计上面看到了FPC安装之后,对FPC与PCB进行补焊的现象。刚柔板解决了FPC安装可靠性的问题。
第二、综合成本:
刚柔板,虽然单位面积的价格提高了,但是节约了连接器的费用,同时减少了安装时间,减少了返修率,减少了返修率,提高了可生产性和可靠性。在海量发货的产品使用,往往是有效降低成本的。
所以计算的成本:
刚柔板面积*刚柔板单价 - 加工时间成本 - FPC松脱返修成本*松脱概率 – 较少单板种类带来的管理成本 是否大于 原PCB面积*PCB单价+FPC价格+连接器价格
第三、有效改善信号质量
由于不通过连接器进行连接,走线连续性更好,信号完整性更好。
传统IPC使用FPC和连接器,对Sensor(视频传感器)板和主控板进行对接。
使用刚柔板可以把主控板和sensor板做成一体,解决了很多问题,同时也符合筒机的结构设计需求。
2、 刚柔板的设计注意点:
A、 需要考虑柔性板的弯曲半径,弯曲半径过小会容易损坏。
B、 有效减少总面积,优化设计减小成本。
C、 需要考虑安装后立体空间的结构问题。
D、 需要考虑柔性部分走线的层数最佳设计。
本文部分内容引用自
《信号完整性》公众号 蒋修国
《FPC金手指厚度设计避坑》知乎 路过的PCB设计师
《如何保护FPC》凯圣电子官网
<
新增13寸TFT彩屏,可玩性更高,酷态科15号超级电能柱Ultra拆解
前言
酷态科新推出了一款15号超级电能柱Ultra,这款充电宝型号为PB200U,总输出功率为210W,内置电池容量为20000mAh。充电宝具备2C1A接口,两个USB-C接口均支持输入和输出,其中单口最大输入功率为140W,双口同时输入功率可达165W。
输出方面,USB-C1接口支持140W PD3.1快充,USB-C2接口支持65W PD快充,USB-A口支持33W快充,并支持UFCS快充。相比同为内置8节18650电池的15号电能柱SE,15号超级电能柱Ultra不仅在输入输出功率方面大幅提升,还新增了1.3寸TFT彩屏。
新增的液晶屏幕可以进行电量显示,总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显示,各个接口的电压和电流显示,还带来了更多的可操作性,以及接口功能控制。充电宝内部采用一体化铝合金均热板,加强散热能力,降低温升。下面充电头网就带来这款充电宝的拆解,一起看看内部的设计和用料。
酷态科15号超级电能柱Ultra外观
包装盒整体为黑色基调,正面印有产品名称15号超级电能柱Ultra、产品外观、210W、20000mAh字样。
背面印有产品手持场景,信息参数和商家信息。
包装盒上参数特写,下面到产品实物环节再详细介绍。
包装内含酷态科15号超级电能柱Ultra、6A数据线以及使用说明书,充电宝外套防尘塑料袋保护。
附带数据线是C to C线,两端外壳磨砂方便插拔,末端设有抗弯折网尾保护。同时两端外壳分别设计有CUKTECH品牌和6A字样。
实测数据线长度约为102cm。
另外使用ChargerLAB POWER-Z KM003C测得数据线带有E-Marker芯片,电力传输能力为50V5A,支持USB PD3.1标准下的最高48V5A 240W快充。
酷态科15号超级电能柱Ultra采用长条柱状造型设计,使用PC防火材质外壳,外壳喷涂银灰色金属漆。正面设有黑色亚克力面板,下方印有“CUKTECH 15 ULTRA”字样。
机身正面设有隐藏屏幕,在屏幕下方设有按键。
TFT彩屏显示充电宝剩余电量,CUKTECH 15 ULTRA字样,还支持各个接口的电压、电流、功率以及总的输入/输出功率显示。
机身底部印有CUKTECH 15 ULTRA字样。
机身一侧印有CUKTECH品牌和充电宝详细参数信息。
产品参数特写
产品名称:CUKTECH 酷态科15号超级电能柱Ultra
产品型号:PB200U
输入参数:
Type-C1:5V3A、9V3A、12V3A、15V3A、20V5A、28V5A
Type-C2:5V3A、9V3A、12V3A、15V3A、20V3.25A
Type-C1+Type-C2:20V5A+20V3.25A 165W MAX
输出参数:210W MAX
多口:5V4A、9V9A、12V6A、15V6A、20V9A
OUT1(Type-C1):5V3A、9V3A、12V3A、15V3A、20V5A、5-20V6A、28V5A
140W MAX
OUT2(Type-C2):5V3A、9V3A、12V3A、15V3A、20V3.25A、5-11V5A、5-20V4.5A
90W MAX
OUT3(USB-A1):5V3A、9V3A、5-11V3A 33W MAX
电池能量(额定/典型):70.56Wh/72Wh 14.4V 4900mAh/5000mAh
额定容量:12000mAh(5V4A)
电池种类:锂离子电池
制造商:南京酷态科技术有限公司
机身背面为黑色塑料外壳设计,表面做了Y字母的纹理设计,为用户带来舒适的持握手感。
背面左上角印有70.56Wh/72Wh电池能量参数、可上飞机标识、右侧为产品序列号和二维码。
机身顶部配备2C1A三个USB接口,接口旁印有标识以及输入输出提示。
输出侧面板印有CUKTECH 20000mAh Ultra字样。
充电宝底部印有15 ULTRA 字样。
实测酷态科15号超级电能柱Ultra机身长度约为152.04mm。
机身宽度约为44.45mm。
机身厚度约为57.28mm。
充电宝拿在手上的大小直观感受。
另外测得充电宝重量约为590.3g。
使用KM003C测得Type-C1口支持PD3.1、PPS、QC5、DCP充电协议。
PDO报文显示Type-C1口还具备5V3A、9V3A、12V3A、15V3A、20V5A、28V5A六组固定电压档位,以及5-11V5A、5-20V3A两组PPS快充档位。
测得Type-C2口支持PD3.0、PPS、QC5、DCP充电协议。
PDO报文显示Type-C2口还具备5V3A、9V3A、12V3A、15V3A、20V3.25A五组固定电压档位,以及5-11V5A、5-20V4.5A两组PPS快充档位。
USB-A口支持UFCS、QC3.0、FCP、SCP、AFC、DCP、Apple 2.4A充电协议。
测得UFCS快充具备5-11V3A一组电压档位。
使用两个充电器同时为充电宝充电,表显充电功率约为163W。
充电宝屏幕激活狂暴模式专属UI,显示充电功率为158.1W。
酷态科15号超级电能柱Ultra拆解
看完了酷态科15号超级电能柱的外观和测试,下面就进行拆解,一起看看内部的做工和用料。
首先沿外壳接缝撬开后盖,后盖通过卡扣和胶水固定。
后盖内部与电池之间粘贴双面胶固定。
电池组之间打胶固定,并粘贴高温胶带。
在内部为PCBA模块,通过螺丝固定。
拧下固定螺丝,取出内部PCBA模块与电池组。
壳体内部粘贴石墨铜箔导热贴。
PCBA模块使用螺丝固定在铝合金散热板上。
屏幕通过排线和连接器连接,并粘贴高温胶带绝缘。
USB-C2接口采用小板连接,通过螺丝固定。
在电池组侧面粘贴绝缘麦拉片。
另一侧也粘贴绝缘麦拉片。
撕下电池两侧粘贴的绝缘麦拉片。
在电池组一侧粘贴两颗热敏电阻检测温度,打胶固定并粘贴高温胶带加固。
PCBA模块通过螺丝固定。
拧下固定螺丝,拆下上层PCBA模块,在内部设有铝合金均热板,对应电感和电容位置开孔。
PCBA模块背面设有导热垫,并通过排针连接到下层的PCBA模块。
铝合金均热板通过螺丝固定到底层塑料支架上。
拧下固定螺丝,拆下铝合金均热板。
铝合金均热板对应屏幕部分设有凹陷设计,对应电感和电容位置开孔。
另一面对应元器件位置镂空,右侧对应电池组正负极位置设有橡胶垫绝缘。
下层的PCBA模块粘贴导热垫,接触铝合金均热板散热。
电池组正负极通过点焊连接。
NTC热敏电阻通过焊接连接。
侧面设有电池分体电压采集线。
拆下排针连接的USB-C2接口小板。
断开PCBA模块与电池组的连接,分离电池组和PCBA模块。
在PCBA模块背面也粘贴导热垫加强散热。
电池组焊接连接分体电压采样线,焊点粘贴高温胶带绝缘。
在塑料框架上标注了导线颜色。
另一端为红色导线,焊点扎实饱满。
从塑料框架中取出电池。
电池来自EVE亿纬锂能,型号INR18650/25P,容量为2.5Ah,额定电压为3.6V,充电限制电压为4.2V,电池支持6A充电电流和30A放电电流。电池组采用4串2并连接,共8节电池组成20000mAh容量。
电池组一侧为正负极,采用镍片点焊连接,电池正极粘贴青稞纸绝缘。
电池组尾部也采用镍片连接。
电池组内部通过镍片点焊串联。
底部PCBA模块一览,左侧为电池输入端,焊接电流取样电阻和电池保护管,底部焊接同步升降压开关管,右侧焊接滤波固态电容,上方焊接磁环电感。右侧焊接USB-A接口的降压电路,以及对应接口的VBUS开关管。
另一面焊接电池保护芯片,同步升降压控制器,两颗用于USB-C接口的协议芯片和USB-A接口的协议芯片。
电池保护芯片来自创芯微,型号CM1341-DAT,是一款专用于4串锂/铁/钠电池的保护芯片,内置有高精度电压检测电路和电流检测电路。通过检测各节电池的电压、充放电电流及温度,实现电池过充电、过放电、均衡、断线、低压禁充、放电过电流、短路、充电过电流和过温保护等功能,放电过流保护延时外置电容可调,其他保护延时内置,采用TSSOP16封装。
芯片外置的电池均衡开关管和均衡电阻特写。
电池保护管来自AOS万国半导体,型号AON6512,NMOS,耐压30V,导阻1.4mΩ,采用DFN5*6封装,两颗对向串联。左侧设有两颗3mΩ电流取样电阻并联,用于检测电池组电流。
万国半导体 AON6512 资料信息。
用于USB-C接口的同步升降压控制器来自南芯科技,型号SC8815A,是一颗高效双向同步升降压控制器,支持1-6节电池充电,支持36V工作电压。芯片支持完整的锂电池充电管理,其中电池充电电流和电压,反向放电输出电压,输入输出电流限制均可由I2C总线控制。
SC8815A内置10位ADC,具备充电状态指示,支持自动适配器插入和负载插入检测,具备欠压保护、过压保护和过流保护,并且支持短路保护和过热关断保护。芯片采用QFN32封装,适用于PD快充移动电源,USB-C集线器,工业电源应用。
南芯科技 SC8815A 资料信息。
同步升降压开关管来自AOS万国半导体,型号AONS66406,NMOS,耐压40V,导阻5mΩ,采用DFN5*6封装。两颗用于电池端。
万国半导体 AONS66406 资料信息。
另外两颗开关管型号相同,用于USB-C端。
同步升降压电感采用磁环绕制,三线并绕,外套热缩管绝缘。
用于检测输出电流的放大器来自3PEAK思瑞浦,丝印9A2,型号TP199A2,支持36V输入电压,采用SC70封装。
输出滤波电容来自KOAS东佳,为VR系列固态电容,规格为35V100μF。
另一颗滤波电容规格相同。
USB-C1接口VBUS开关管来自LRC乐山无线电,丝印AP,型号S-LPB8413DT0AG,PMOS,耐压-40V,导阻12mΩ,采用DFN3333-8A封装,两颗对向串联。
USB-A口采用南芯科技SC8101同步降压转换器进行降压输出,SC8101是一颗支持5V到32V宽电压范围输入,输出电流可达5A的高效率同步降压DC-DC转换器,输出电压可调。同时,它还提供高精度的输出电流限制,当输出达到设定电流极限时,进入恒流模式。芯片内部集成开关管,外围元件精简,采用19pin QFN封装。
南芯科技 SC8101 详细资料。
充电头网了解到,南芯科技SC8101此前已被安克PowerHouse II 400户外电源、努比亚迈飞磁吸车载无线充电器、安克磁吸式双项无线充电器、华为P40手机保护壳、小米二合一充电器等产品采用。此外,南芯科技的快充芯片被广泛应用于移动电源、充电器、车充等领域,并获得数十款产品采用。
2.2μH合金电感用于USB-A接口降压输出。
USB-C1接口的协议芯片来自ABOV现代单片机,型号A94P829KUN,是一颗支持PD3.1的协议芯片,支持两个USB-C接口和一个USB-A接口。芯片内置8051内核,快充协议支持广泛,采用32QFN封装。
两个USB-C接口协议芯片型号相同。
用于USB-A接口的协议芯片来自南芯科技,型号SC2153A,是一颗支持PD和DP/DM快充协议的控制器,内部集成反馈环路,支持最新的Type-C和PD3.0标准,支持UFCS融合快充,同时还支持使用DP/DM接口的专有快充协议,适用于各类适配器应用。
SC2153A内部集成了32位高性能MCU内核,集成24kB单次编程存储器和2kB RAM。该控制器针对各类快充协议集成了USB PD物理层、Type-C检测、DP/DM快充协议物理层,VCONN供电。芯片支持丰富全面的保护功能,采用QFN-16封装。
南芯科技 SC2153A 资料信息。
USB-C2接口VBUS开关管采用重庆万国CQY4423P,PMOS,耐压-30V,导阻6mΩ,采用DFN3*3EP封装。
两颗8205B双NMOS管用于USB-A接口VBUS控制。
排针连接的小板设有同步升降压控制器和同步升降压电路,以及为MCU供电的降压电路。
另一面焊接MCU和屏幕接口。
用于USB-C2接口的同步升降压控制器采用南芯科技SC8815A。
同步升降压MOS管来自AOS万国半导体,型号AON6354,NMOS,耐压30V,导阻2.75mΩ,采用DFN5*6封装,为电池端半桥。
万国半导体 AON6354 资料信息。
对应输出端半桥的同步升降压MOS管型号相同。
电感采用磁环绕制,三线并绕,外套热缩管绝缘。
主控MCU来自沁恒,型号CH32V303RCT6,是基于32位RISC-V指令集及架构设计的工业级通用增强型MCU,内置64K SRAM和256K Flash,主频为144MHz,具备I2C,I2S,SPI,USART,SDIO,CAN控制器等接口,用于屏幕显示和功能控制,采用LQFP64M封装。
沁恒 CH32V303 资料信息。
同步降压芯片来自SILERGY矽力杰,丝印Iu,型号SY8301,芯片内部集成开关管,输入电压最高40V,输出电流1A,采用SOT23-6封装,用于将电池组降压为MCU供电。
稳压芯片来自3PEAK思瑞浦,丝印L7J,型号为TPL720F33,最高输入电压6V,输出电压为3.3V,输出电流400mA,采用SOT23-5封装。
升压芯片来自矽力杰,丝印HM,型号SY7302,开关频率为1MHz,内置200mΩ开关管,采用SOT23-6封装。
用于检测输出电流的放大器采用3PEAK思瑞浦TP199A2。
USB-C2母座小板设有滤波电容和TVS二极管。
USB-C2小板背面设有连接排针和TVS二极管,USB-C母座采用过孔焊接固定。
USB-A接口采用过孔焊接固定,内部为白色舌片,USB-C接口为蓝色舌片。
全部拆解一览,来张全家福。
充电头网拆解总结
最后附上酷态科15号超级电能柱Ultra核心器件清单,方便大家查阅。
酷态科15号超级电能柱Ultra内置20000mAh电池,总输出功率为210W。其中USB-C1接口支持140W PD3.1双向充放电,USB-C2接口支持65W PD快充,USB-A口支持33W输出功率。当USB-C1和USB-C2接口同时充电时,输入功率可达165W。机身正面设有液晶屏幕,支持接口电压电流,输入输出功率等参数显示。
充电头网通过拆解了解到,酷态科15号超级电能柱Ultra内置8节18650电池,4串2并连接,使用亿纬锂能18650/25P动力电池。充电宝内置两块PCBA模块,通过插针连接,并设有铝合金均热板和导热垫用于散热。内部设有两路双向同步升降压电路和一路同步降压电路,各个接口为独立设计。
同步升降压电路使用南芯科技SC8815A同步升降压控制器,搭配使用万国半导体MOS管和ABOV协议芯片。降压电路使用南芯科技SC8101同步同步降压转换器,搭配使用SC2153A协议芯片。电池组使用创芯微CM1341电池保护芯片,并配有均衡电路。PCBA模块涂有三防漆保护,电池组采用塑料支架固定,内部结构设计紧凑,用料扎实可靠。
新手必看:如何组装一台 DJI FPV 穿越机?
想玩穿越机又怕入门难?别担心,简单易懂的教程来了,助你轻松玩转穿越机。
上篇文章中,我们向大家讲解了新手如何进行第一台穿越机选购。
但不少新手在购买配件后,面对零散的配件又犯了难,要怎样把它们组装成一架完整的穿越机呢?
一、准备工作
这次我们准备了上篇文章中所述的5寸穿越机专业版配件,来向大家演示装机,配件如下:
配件包括:DJI FPV 数字图传系统天空端+机架+飞塔+电机*4+桨叶*4
此外组装前还需要准备好工具:内六角螺丝刀+电烙铁
二、安装底板
先打开创世泰克激光(数图版)机架的包装,机架主要由8块碳纤维板组成,配件包中还包含了配套的螺丝和铝柱。
碳纤维板分为正反两面,安装时注意把螺丝装在反面,也就是有凹槽的一面,这样螺丝能更好地贴合机身。
先来安装穿越机的底板部分。
用8颗螺丝把机臂固定在底板和夹板之间,再把4根铝柱分别固定在内侧的长螺丝上。
其中一块夹板上有2个小孔,安装时把这块夹板装在底板同样有孔的一侧。
这是穿越机的机尾方向,另一侧为机头方向。装好的效果如下图:
接下来安装4颗破风 HOM 联名款电机。
电机包装中配有几种不同规格的螺丝。
安装电机用的是左四或左五规格的螺丝,左三的螺帽用于桨叶的固定,左一、左二的螺帽和螺丝用于不慎炸机后的电机维修。
为匹配这款机架,这里我们要用左五规格的螺丝。从配件包中找出该规格的螺丝,用这4颗螺丝把电机底座固定在机臂上。
安装时别忘了把电机线朝向机身的方向,依次在各机臂上安装好4颗电机。
这时电线看起来会有些乱,我们稍后会对其进行修剪。
打开T-Motor 破风 F55A PRO Ⅱ + F4 数图飞塔,在底板上安装4颗长螺丝,再把飞塔中的电调板放置在螺丝上。
下一步修剪多余的电源线和电机线。
电源线的长度从电调板到底板中间位置为宜,电机的三根线应该正好能够到电调板上最近的3个焊点。
新手如果没把握的话,剪线时宁可让电线长一点,千万不要剪得过短哦。
接下来依次把每根电线的顶端剥掉一小截外皮,露出线芯以方便稍后的焊接。
打开电烙铁,用焊锡丝把电机线焊在电调板上。
电调板标有正负极,焊接的时候把红色线焊在正极、黑色线焊在负极上;再在焊点上焊接电容,注意把电容有灰色条的一侧焊在负极,另一侧焊在正极。
接下来焊接电机线,电机三根线的焊接不分顺序,只要把电机线分别焊接在电调板最近的焊点上即可。
这样我们就完成了所有的焊接工作,焊接效果如图。
取出飞塔中的飞控板并放置在螺丝上,飞控板和电调板之间用白色小圆管隔开,并用排线连接飞控和电调。
最后用螺帽把飞控和电调固定在螺丝上,这样就完成了穿越机底板的安装。
三、安装顶板
拿出DJI FPV 数字图传的天空端和机架的其他部分,开始穿越机顶板部分的组装。
把摄像头上的螺丝拆下,用这4颗螺丝把摄像头安装在2片3d打印件中间,注意有箭头的一侧朝上。
把天线座用螺丝固定在顶板上,并在天线座中装入2根图传天线。
然后取出包装中的双面胶,粘贴在顶板上。
下一步把图传模块用双面胶固定在顶板上,再用天线接口连接图传模块。
到这里,我们就已经完成了顶板部分的安装。
四、整体组装
把固定摄像头的3D打印件安在机头方向的铝柱上,再用排线连接飞控和图传模块。
用4颗螺丝把顶板固定在铝柱上,再用扎带把图传模块再次固定在顶板上,这样可以确保飞行中图传模块的稳固。
在机身底部贴上电池防滑垫,在机身底部绑上电池魔术贴扎带。
用胶布缠绕固定各机臂上的电线,以防止飞行中转动的桨叶碰到电线。
最后安装螺旋桨,4支螺旋桨中包含顺时针转动和逆时针转动的桨叶各2支,转动方向可以通过桨叶上的数字后缀是否带“R”字母来分辨,同方向转动的桨叶要安装在对角的机臂上。最后再用螺帽固定桨叶。
这样,我们就完成了一架穿越机的全部组装。
装上电池并与DJI FPV 数字图传遥控器和飞行眼镜进行对频,我们就准备好了飞行所需的所有配件。
温馨提示,为了保证安全,在调试参数时必须取下桨叶哦。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获取属于你的DJI FPV 穿越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