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门窗135跟108哪个好
文章目录:
1、成都封阳台窗户怎么选——之铝材篇(1)2、如何选择断桥铝门窗(4)窗户的样式怎么选择3、钢铁门窗——嵩明县农机修造厂的改革发展之路
成都封阳台窗户怎么选——之铝材篇(1)
收了房子,很多业主看到这个让她们又爱又恨的大阳台,百感交集,封吧,需要不少银子,不封吧,阳台空间没有充分利用,家里灰尘噪音也大。
怎么封窗?门窗怎么选?市面上有三五百一平的,有六七百,还有三四千一平的,各种品牌类型,看的你眼花缭乱。
今天站在一个老门窗人的角度,给您提几点建议,在您选择门窗的过程中希望可以帮到您。
今天我们重点就门窗铝材方面,给您几点建议。
一,原生铝和再生铝
两个铝材名词定义就不说了,都猜得出来。就四川成都地区而已,市面上门窗铝材主要分为广料和川料。广东是铝合金门窗起步最早的地方,所以那边的型材设计、加工工艺水平还是比较高的。价格方面,只要是正儿八经广料原生铝的,价格一般要贵些。
目前,没有直接的方法来鉴别你选择的门窗铝材是原生铝还是再生铝,国家执行的铝材标准,把铝合金按照合金成分划分为八大类,编号分别是10XX,20XX,30XX……80XX,其中门窗用的铝合金基本都是6063编号的,是铝镁硅合金。如何选择好的原生铝材,个人觉得,如果经济条件永许,就选一些大品牌铝材厂的,品质保障肯定高些。一年那么多回收的铝材,就算到了大工厂,他的工艺生产水平高些,质量总还是比小作坊要靠谱很多。
二,铝材宽度
阳台窗户基本都是断桥铝,现在市面上不同铝材厂推出的门窗型材也各不相同。
市面主流的断桥铝型材宽度从60-135mm,家装一般都是90mm以上的。
这个地方,需要注意,有些商家简单的用铝材宽度来定义门窗好坏,这是很片面的,容易误导业主。型材宽度只是门窗的一个指标,型材腔体数量,隔热条品质,玻璃品质,五金配件,这些都决定你选的窗户安全隔热隔音和防水性能。
三、铝材表面处理(颜色)
窗户铝材表面是否平整,色彩是否均匀,漆面强度抗刮性、耐腐性、抗静电,抗老化等性能怎么样?这取决于它的不同工艺水平。目前市面上主要的工艺有阳极氧化着色工艺,电泳喷漆工艺,静电粉末喷漆工艺,木纹转印工艺,氟碳喷涂工艺和瓷泳工艺(电泳升级版)。
采用不同工艺处理的型材,价格是不一样的,目前国内比较有名气的一些门窗厂商,大部分选用氟碳和瓷泳工艺的铝材,这种铝材的耐候性,抗腐蚀,抗潮湿,不怕水泥灰浆,抗酸碱盐雾性能出众。而且摸起来手感比较光滑细腻,当然,他的价格肯定比普通的要高。
四、壁厚和腔体结构
铝材的壁厚和腔体结构,壁厚1.4mm以前,就复合国家行业有关安全规定。前几年大部分都是1.4厚度,三个腔体的型材结构。
1.4壁厚两种框体结构
这几年市场比较卷,为了抢占市场,各厂商都陆续推出更宽的,腔体数更多的,壁厚更厚的型材,现在主流都是1.8mm.,2.0mm,还有3mm的,型材宽度类型也多,110,112,118,120,123,135等等。腔体结构4腔体,5腔体,6腔体,甚至出现了8腔体[笑哭]。
当然越宽越厚腔体越多的,质量会越好,价格也会越高。
这个地方要注意,一些厂家为了追求所谓的多腔体,会把一些壁做的很薄,整体厚度不够。
五,隔热条
铝合金门窗能够很好的隔热隔音,其中的隔热条(断桥)功不可没,目前最好的隔热条是PA66尼龙隔热条,业界共识为进口的优于国产的。
还有些铝材厂为了降低价格,使用PVC隔热条,不建议用这个,它的强度隔热抗老化能力严重不足。
总结:
选购门窗好铝材,大厂优质原生铝材?PA66尼龙隔热条?2.0厚度(1.4以上)?四个以上腔体数?氟碳或者瓷泳工艺,电泳也可以。
下期说玻璃。
关注我,帮你选好门窗。
如何选择断桥铝门窗(4)窗户的样式怎么选择
门窗是连通我们室内与室外的桥梁,是家里必不可少的材料。有很多朋友在装修的时候,不知道平开窗和推拉窗怎么选择,无从下手。下面给大家讲一下平开窗和推拉窗的优缺点。
首先是窗框的级别也就是窗框的宽度,现在的断桥铝门窗宽度从55到135(5.5公分到13.5公分宽)都有。常见的90、100、110等。越宽窗户抗冲击性和抗压性就越好。比如窗户长度5米,高度2.4米,房屋在20层,那么就建议用110或者135的材料。具体用多宽还是要根据现场情况来定,也不是用最宽的就是最合适的。
平开窗优缺点
优点:平开窗的密封保温性能好,通过窗扇周围多点锁闭,保证了门窗的密封、保温效果。
缺点:小户型的房子受区域性和整体空间性的缺陷,不能够将平开窗的功能最大化,并且可能导致室内空间的进一步缩小。不利于装纱窗等。
推拉窗优缺点
优点:推拉窗在开关状态下都不需要占用额外的空间,简单而实在。纱窗也很好安装。
缺点:密封性和隔音效果比平开窗差一些。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立刻删除)
钢铁门窗——嵩明县农机修造厂的改革发展之路
门窗是房屋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门窗的首要作用是采光、通风和美观。千百年来建筑业虽不断进步和发展,但从古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室内采光依然是以木质门窗为主流。木质门窗有很多优点,其纹理自然质朴,能够起到非常不错的装饰效果。与此同时,木质门窗取材方便,环保性好,损坏了也非常好维修。
但木质门窗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容易开裂变形,易燃易腐蚀,结构不稳定,制作费工费时。因国内改革开放后的飞速发展,各地高楼平地起,木质门窗已不适用于高层建筑,从而逐渐被取代、消失在大众的视野,如今只有在一些比较特殊的仿古建筑中我们才能看到木质门窗的身影。
因时代的变革与发展,全民逐渐步入小康生活,农村开始兴建小洋楼,县城内高楼拔地而起。嵩明县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县农机修造厂结合本县实际情况,创新选择从事加工各种钢门窗,因产品设计新颖,做工扎实,坚固耐用,一经投入市场,产品曾一度供不应求。厂址在嵩明县城东大新桥往下一公里处。
翻新中的印染厂与钢窗厂大门
1970年,嵩明县贯彻“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方针,撤销嵩明县国营拖拉机站,利用原拖拉机站站址,建嵩明县农机修造厂,因建国后的大集体时代,各村各寨的农业机械需要有专门的维修部门,建厂时有职工 116人(外单位抽调 38人,农村招工36人,原拖拉机站职工 42人)。
在工厂的创办初期,企业面临着诸多挑战,而这些困难仿佛是一首激昂的奏鸣曲,奏响着奋斗与坚持的旋律。尽管设备简陋、资金短缺,工人们却以铁人的坚韧和毅力,白天坚守在生产一线,夜晚则投身于基础建设,他们不计工资报酬,只为了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
设备简陋,资金短缺,这似乎是当时所有国企无法逾越的鸿沟。然而,工人们的决心和智慧却在逆境中绽放出光芒。他们用双手和汗水,努力让每一台设备发挥最大的效能;他们用勤奋和创新,寻找着解决资金短缺的途径。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令今天的我们肃然起敬。
白天的生产线上,工人们忙碌而专注,他们以精湛的技艺和高度的责任心,确保每一个产品的质量。而在工余和晚上,他们又变身成为建设者,平地基、铺路面、栽电杆、拉电线,为工厂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他们的付出,不仅体现了对工作的热爱,更彰显了对企业的忠诚。
正是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让企业在举步维艰中逐渐站稳脚跟。他们的努力和付出,成为了企业发展的源动力。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团队精神,什么是责任与担当。
在没有图纸和技术工艺的条件下,工人承担了重型机引五铧犁的生产及拖拉机修理任务。这是一项艰巨的挑战,但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聪明才智,成功地完成了任务。
1971年,修造厂工业总产值11.2万元,实现销售收入21.82万元,有固定资产92.23万元。建起锻压、金工、修理、钳工4个车间。1972年,生产出机引五铧犁200台,创造产值39.3万元,实现销售收入43.5万元,上缴税金518元。1974~1975年,生产水田四铧犁30 台,栅条一铧犁360台,水田叶轮710对。机引五铧犁100 台。还派出工程技术人员与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农机研究所、云南大学、贵州山地研究所等12个单位研制成功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倾斜动线形成犁体曲面”三铧犁,1978年,获国家科技协作奖。
铧犁
1977年,建大修理车间,配置油泵试验台、镗缸机、曲轴磨床、马力试验台等设备初步具备拖拉机大修能力。试制出300吨双盘摩擦压力机1台,12型开沟机176台。
生产车间与大灰熊俱乐部
时至1980年,共修理农机、农具2 400余件,生产配制手扶拖拉机栅条一铧犁700台。机引五铧犁395台,南方水田轻型四铧犁569台,东风25型三铧犁199台,双向栅条一桦型3754台,水田叶轮1598对,开沟机96台,碎土轮619对。由于所生产的产品由省统一调拨,累计亏损117.75万元,由财政补贴。
1979年,嵩明国营修造厂为扭转产品滞销、连年亏损的局面,在厂领导的改革下,在县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决定利用已有厂房、设开发试制钢门窗。并先后3次派工人到上海、湖南学习钢门窗的加工,并收集资料,学成回嵩明后,在厂内进行小批量试验生产。同时,在云南省设计院指导帮助下,建成一条年产10万平方米的钢门窗生产线(包括仓储、下料、电焊加工成形、打磨、喷漆等工序区)。
生产车间一角
首批产品安装在云南省旅游局旅游大楼最顶层的酒吧间,因产品外观好,坚实耐用,启闭灵活,价格合理,安装维修方便。随之昆明百货大楼、市建材门市部、昆明师范专科学校、省五交化大楼,都争先采购钢窗厂的钢窗。
1981年,嵩明农机修造厂正式更名为嵩明钢窗厂,专生产空腹、实腹钢铁窗和钢铁门。除满足本县建筑需要外,大部分销往昆明四区八县及部分地州市。
办公室
生产车间
解释一下,空腹和实腹钢窗分别代表的意思分别是:实腹钢窗的框料是“工”字型、“T”字型、“L”型、“C”型等开口的钢材,材质厚实;空腹钢窗的框料是中空的四方管(壁薄)。实腹钢窗因承受力强,变形后容易校正,是早期的小洋楼建筑的首选。因早期小洋楼建筑结构简单,无混凝土柱子,整体框架钢材用量少,为保证结构的稳定,窗子和砖墙是一起砌筑的,实腹钢窗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梁和拉墙筋的作用,所以材质越厚实越好,现嵩明县依稀可见30年前的建筑上依还在保留着钢窗。
生产车间
时至1985年,厂内有职工162人,有房屋建筑1.65万平方米,各种设备116台,固定资产净值168.3万元。年生产钢窗82159平方米,创工业总产值265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64万元;销售收入378.5万元,上缴税金41万元,实现利润 20.76万元。
钢窗厂大门
进入2000年以后,全国各地的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对物质有了更高的追求,民间小作坊和小型门窗厂如雨后春笋的发展,农村砖混结构房的兴起,先建房屋主体结构,后安窗。外加之新型铝合金门窗的推广,钢窗厂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如果不能及时适应市场变化、创新不足或经营管理不善,可能逐渐失去市场份额,因此钢窗厂订单逐年下滑,企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不得已宣布破产。
工厂一角
钢窗厂的落没和破产,生产设备被倒卖,厂房也逐渐被闲置。经过岁月的洗礼让这座年久失修的厂房,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它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和产业的兴衰。在2023年,这座厂房悄然焕然一新,更名为“云纺 1972 ”用于经营娱乐、体育、餐饮等活动场所,厂房迎来了新的机遇。经过对外承包翻修,它被赋予了新的生命。现在,走进“云纺 1972 和大灰熊俱乐部”,你会看到墙上画满了充满活力的墙体画,曾经的工业痕迹的大字大部分已经被覆盖。这里没有了曾经的火光四溅辛勤劳作的激情,却充满了运动与活力的欢声笑语。
工厂一角
如今的“云纺 1972 ”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进行活动的场所,更成为了县城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它让我们看到了历史与现代的完美结合,也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还会有更多类似的故事在这嵩明城中上演,让我们一起期待这些美好的蜕变。
工厂一角
但这个转变也是让人感慨万千,钢窗厂的没落或许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钢窗厂,一个曾经辉煌的产业,如今却没落消失,这让人不禁感叹时代的变迁和发展的必然。然而,它的重生却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让我们意识到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创新和转型的重要性。
如今门窗行业的发展的几经更迭,木质门窗、钢铁门窗、塑钢门窗、铝合金推拉窗、铝合金50平开窗、铝合金80窗纱一体窗、90型和135型断桥铝合金门窗,铝合金材质的门窗已成为现代家装饰的主流材质。铝合金门窗有很多优点,首先它比较轻便,可塑性强外观漂亮,安装起来方便,同时铝合金门窗不易生锈、耐腐蚀、更环保、更节能,对于家居生活来说,非常地实用。
职工住宿区
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钢窗厂工人也曾面临下岗的困境,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价值会被削弱和无用武之地。反之,钢窗厂的工人在下岗后,以其精湛的工艺手法,成功地实现了职业的华丽转身。在下岗之初,他们迅速的补充到了县内其他技术行业,有从事机械维修的、有从事机械加工的、有从事铁件加工的,也有自主创业的,他们在不同的技术行业中从新崭露头角,成为了培养接班人的重要力量。
在机械维修领域,下岗工人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为各种机械设备提供了精准的维护和修复服务。他们的巧手让破旧的机器重新焕发生机,确保了生产的顺利进行。
在机械加工行业中,这些技术娴熟的工人将原材料变成了精致的零部件。他们的精湛技艺和严谨态度,为嵩明县的制造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门窗加工领域也少不了他们的身影,下岗工人用细腻的工艺,打造出美观实用的门窗,为人们的居住环境增添了温馨与舒适。
这些下岗工人不仅在自己的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言传身教,将自己优秀的钢铁般的精神以及炉火纯青的技艺传授给了一代又一代的接班人,小唐总的焊工也得益于这些老工人的指导,有的良师桃李满天下。他们成为了嵩明县技术传承的中流砥柱,为嵩明县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职工住宿区
时光荏苒,我们应该向老一辈技术工人致敬!曾经的这样一群人,他们大部分来自农村的适龄青年,他们虽然文化水平不高,没有进过中专技校的培训学习,进厂从零开始学习,他们兢兢业业地工作在生产第一线,为嵩明县发展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如今,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已经步入七十古来稀的年纪,已经是快乐安享晚年的年龄。
这些老一辈工人,他们是嵩明县的脊梁,是时代的见证者。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无数的辉煌。在那个物质匮乏、技术落后的年代,他们不畏艰难,摸石头过河、埋头苦干,为嵩明县的工业化进程添砖加瓦。他们曾经的工作环境可能并不优越,工作强度很大,但他们从未抱怨过。他们以厂为家,以工作为荣,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回首过去,我们感慨万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艰苦创业的前辈,才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我们不能忘记那段艰难的峥嵘岁月,它教会了我们团结协作、不畏艰难和勇往直前。
工厂水塔
现如今,这些老一辈工人的身影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线,但他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的。他们的故事,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这个快节奏发展的时代,我们不妨间歇性的停下脚步,回顾一下那些曾经为嵩明建设付出过的人。厂虽然倒闭了,但其精湛的工艺、兢兢业业的精神尤如“亮剑”精神一样继续在嵩明县的土地上传承与发扬,让我们珍惜现在,感恩生活,用自己的行动,为老一辈工人送上最真挚的敬意!
参考文献:《嵩明县志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