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兴铝材门窗
文章目录:
1、“四四二二一”:疫情下的广东战法2、近一个月内动作频频,广东国资资本运作“升温”3、20款电动自行车测评:绿源、台铃、永久等12款样品不过关
“四四二二一”:疫情下的广东战法
来源:南方日报
“四四二二一”的广东战法
四个重点环节:疫情防控、医疗救治、预判预控、舆论引导
两张防控网:联防联控和群防群治
两个方面保障:防控物资和生活物资
一面党旗:党旗在防疫第一线飘扬
庚子新春,大江南北,全民战“疫”。
广东,作为常住人口超过1.1亿的经济大省,人流、车流、物流密集,疫情防控战情紧急。
关键时刻,迎难而上。在这场与病魔抗争的阻击战中,广东应势而谋、因势而动,见事早、反应快,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部署要求,打出一套“四四二二一”的抗疫“战法”,逐步树立起全民防疫的铜墙铁壁。
随着节后返粤高峰到来,复工复产工作有序展开,广东战“疫”已到关键时刻。
大事难事看担当。广东从九大方面,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力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全力加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全力科学救治患者;全力加强全省物资和力量统筹调配;全力应对返粤人流高峰;全力做好救治力量保障,提前部署后备定点医院等工作;全力加强舆论引导;全力抓好重点地区防疫防控;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越是形势复杂,越是接近拐点,越要保持定力、坚定战法。 四个方面总要求: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
众志成城战疫情
农历正月初一,北京中南海。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强调“只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这四个方面十六个字是总书记对疫情防控工作提出的总要求、定下的总基调、规定的总原则,是广东抗击疫情的总纲。
举网以纲,干目皆张。
疫情当前,信心比黄金还珍贵——
疫情发生以来,广东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把疫情防控作为最重要最紧迫的政治任务,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工作,全力救治患者,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有总书记、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有中华民族几千年生生不息的深厚底蕴,有长期积累起来的物质基础、医疗技术、实践经验,有广大党员干部、医护人员的勇敢逆行,有全省人民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广东战“疫”信心满、底气硬、干劲足。
越是困难时刻,越能见证守望相助的真情,越要凝聚同舟共济的力量——
无数医护人员放弃休假,在最危险的地方坚守,与病毒抗争、为生命接力;
各条战线与疫情竞速,在物资保障、科研攻关、民生供应、基础预防等多方面全力以赴;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各地用心用情安排保障来自湖北武汉等重点疫情地区群众的生活……
坚持全国一盘棋,全省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汇聚起打赢这场阻击战的强大合力。
抗击疫情是一场全民行动,更是一场科学战役——
广东有战胜“非典”疫情的经验,有钟南山等一批权威专家,在整个疫情防控过程中,始终相信科学、尊崇科学、依靠科学。在1月19日确诊第一例病例后立即建立省级防控应急指挥机制,1月21日率先召开省政府新闻发布会及时回应社会关切,1月23日率先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以“战时状态”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在整个疫情防控中,广东不断强化科学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确保各项举措有力有效。
精准施策是疫情防控取得实效的关键——
当公众担心各地“封城”时,广东正面回应各地不封城,而会采取精细化管理遏制疫情输入性传播;涉及保障城乡必需、疫情防控必需、群众生活必需的企业及时开工复产,对学校开学作出差异性时间安排……广东“战法”从实际出发,对症下药,既确保了疫情防控有序开展,又确保了社会正常运转。
以四个方面总要求为纲,广东疫情防控蹄疾步稳,效果渐显。
四个重点环节:疫情防控、医疗救治、预判预控、舆论引导
凝心聚力筑防线
“谢谢大家,感谢医护人员!”2月5日10时30分,76岁高龄的治愈患者从珠海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出院。这是广东省首例被治愈的重症患者。在医护人员精心治疗下,截至2月9日12时,全省1131例确诊病例中,128人治愈出院。
17年前,抗击“非典”,广东创造了全世界病死率最低的纪录。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广东坚定抓住疫情防控、医疗救治、预判预控、舆论引导四大重点环节,吹响了战斗的号角。
做好疫情防控,最大限度阻击疫情传播渠道,是当务之急、关键环节——
“外防输入、内防扩散”,防控网络快速铺开。“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三项大排查”统一进行,1月30日起全面排查全省确诊病例的所有密切接触者、重点疫情地区来粤人员、全省发热门诊重点人群,全部进行鼻咽拭子检测。
做好医疗救治,全力提升治愈率、减低死亡率,是信心所在、民心所在——
“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广东加强全省医疗资源统筹和科学调配,指定30家省级定点救治医院,确保将确诊病例集中在定点医院进行救治。
1176名广东“白衣铁军”出征,奔赴湖北战“疫”前线。
84岁的钟南山,临危受命。“我们要尽力降低病死率。”1月29日,他领衔广东首次对重症病人的远程会诊,足足持续6小时18分钟。
“病人在哪里,我的战场就在哪里。”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在“非典”时挺过“生死关”,这次又上了前线。
病房内外,温情从未缺席。自除夕起,源源(化名)一家6口有5人相继被隔离,2岁半的源源无人照顾。“我们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的28名护士当起“临时妈妈”。
从治病到医心,广东医护人员始终与患者心手相牵。
加强预判预控,不让困难变成灾难,是底线所在、大局所在——
广东外来人口众多,疫情防控难度不小。
广东率先出台10类重点场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防控制指引,近期又增加至共计38项预防控制指引。从企业复工到外来务工人员返粤,防控指引落实、落细。
做好舆情引导、稳定社会预期,是要害所在、定力所在——
疫情当前,广东升级“透明按钮”,在省级层面建立新闻例行发布的常态化机制。1月21日,广东省政府举行疫情首场新闻发布会,这也是全国最早的抗疫专场发布会。1月27日起,广东每日召开疫情防控例行发布会,用响亮的声音稳定了“军心”。
四个重点环节,四场硬仗,打出了信心。
迎着阳光走出医院,广州首例出院的患者吐露心声:“疫魔不可怕!”
两张防控网:联防联控和群防群治
织密基层“防疫网”
广州越秀区北京街,都府社区党委书记郑江虹一大早出发,叫上社区医生吴慧敏、民警陈伟灵两位“拍档”,为从湖北回来的社区居民测体温。由“党员+警员+医生”组成的广州“社区力量三人组”每天逆行而上,脚踏实地排查可疑病例、实施隔离。
广东大地掀起全民战“疫”行动,织密两张网:
第一张网——联防联控,把区域治理、部门治理、行业治理、基层治理、单位治理有机结合,严防死守,不留死角。
第二张网——群防群治,布起县区、镇街、乡村和社区等基层一线防护网络。
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是制度优势的具体体现,也是力量优势的整合放大。两张网拉起了一道道战“疫”防线。
省界、车站、码头、服务区,入粤人、车、动物全面开展检疫查控。2089个联合检疫站,遍布重要交通场所。
云端上的防控之网紧密联动。“粤省事”平台上线“疫情防控服务专区”,提供个人健康申报、疫情群众监督、车辆“入粤登记”等服务。
工作有多细,防控网就会有多密。
全省25932个村(社区)共划分140005个网格,配备了177384名专兼职网格员,对重点人群筛查、管理,一张科学防控疫情的网络迅速建立、张开。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疫情之下,广东基层社会治理的绣花针,在城乡社区之间穿针引线,绣出众志成城战疫魔的新图景——
社区工作人员站在小区出入口,对出入人员逐一测体温、识别身份……在广州、深圳等城市,社区执行严格的防疫管理。大到公共区域的消毒,小到电梯间的纸巾,防控落到社区各个角落。
珠海市香洲区,1892名网格员、8222名楼栋长织密抗疫防线。
惠州448支快速应急反应小分队,奔走城乡之间,挺在“防御”一线。
共抗疫情,全民参与,守望相助,广东上万名志愿者上前线。
“要快、也要准,不能让疫魔从身边溜走。”佛山海八路五丫口,佛山市蓝天救援队的志愿者张就记协助防疫,平均20秒完成对车上人员的体温检测。
基层的针脚越密,防控的阵脚越稳。
从城市到乡村,从一线奋战的党员干部到闭门宅家的老百姓,人们齐心协力将疫情防控阻击战向纵深推进。
两个方面保障:防控物资和生活物资
生产生活“两不误”
战胜疫魔,需要无往不胜的勇气,更需要精细化的物资供应。
与时间赛跑,与疫魔较量,广东坚定做好防控物资和生活物资双保障,综合施策强化医用防控物资保障,千方百计保障人民群众生活必需品的正常供应。
保障防控物资,为抗击疫情一线输送充足的“弹药”——
增加医疗防控物资生产、供应保障能力,就是增强战斗力。走进工厂车间,口罩车间“灯火通明”,试剂盒、医疗设备生产线高速运转,广东制造开足马力。
“我们不断招工,产能不断扩大,6条口罩生产线‘火力全开’。”阳江市阳西县金宇星防护用品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梁大业,提起防疫来了精神。
在武汉雷神山医院病房里,来自广东的空调、空气净化器等电器一应俱全。“这几天武汉很冷,这些带制热功能的空调,让我们感受到了广东的暖意!”现场建设者感慨。
作为制造业大省的广东,全力保障物资生产供应,各种建材、医疗、家电、医疗设备火速驰援武汉。
保障生活物资,为赢得这场全民阻击战筑牢安稳的大后方——
看到货架上肉菜充足,盒马鲜生大湾区批发市场采购负责人道岩松了一口气。在全省各地商务部门的动员下,主要商场超市加大采购备货量和配送力度,打通物资供应通道。
茂名信宜东镇街道六宅村,村民们戴着口罩在田间锄地,备战春耕生产。企业、农户全力投入生产,蔬菜供应源源不断。
在省农业农村厅指导下,广东农产品采购商联盟发出“保供稳价安心”倡议书,超过1300家企业云集响应,争相报上自家可供应的农产品。
防控物资和生活物资双保障,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持久战。
2月6日,广东推出加大保障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力度、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减轻企业经营负担等20项政策措施,全力支持和推动各类企业复工复产。
真招实招纷纷落地,为企业安心复产、扩大产能扫除障碍,吃下“定心丸”。广州市黄埔区出台“暖企八条”,提出要搭建对接平台保障企业急需的口罩等防疫物资。佛山出台政策支持企业共渡难关,给中小微企业减税费、减租金……
稳发展,就是稳人心。人们坚信,疫情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是阶段性、暂时性的,不会改变经济社会长期向好的基本面。
“走出风暴的我们,有能力到达更远的前方!”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写信给员工鼓劲。
一面党旗:党旗在防疫第一线飘扬
共克时艰担使命
汉口医院里,广东医疗队展开一场场生命的接力,共产党员冲在最前线。
战“疫”关头,45名医疗队员主动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不足半个月,我们从改造供氧设备到建设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发挥智慧,科学施策。这就是广东精神!”广东省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医疗队临时党委书记易学锋说。
关键时刻,广东各条战线上的共产党员挺身而出。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广东成立省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省委主要领导任总指挥,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各地各部门纷纷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抓好省委工作部署落实。
从1月24日开始,省委及有关部门先后印发多个通知,全面动员组织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力量,投身包括城乡社区在内的疫情防控一线。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在战“疫”第一线践行初心和使命。
“组织有需要,我就响应。”听到抽调党员干部到一线的消息,韶关市自然资源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石为立刻报了名。
村里防疫任务重,广州市南沙区派驻平远县田兴村第一书记黄乐丰大年初三告别家人,踏上回村的路。这一天,全省扶贫系统党员干部提前结束休假,迅速返岗。
“让我们凝心聚力,众志成城,高举党旗,冲锋一线,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江门市中心医院感染科新冠肺炎隔离病区的护士站内,在各地重点医院,党员代表们在党旗下庄严宣誓。
关键时刻,最能显示共产党人无私无畏的英雄本色。在田间地头、街道社区、机场、码头等基层防疫一线,在广东各大医院的隔离病房、对口支援的武汉汉口医院病区,在实验室、生产车间、运输基地……战“疫”前线,到处有党员的身影。
佛山市直机关1119名党员下沉基层,支援全市17个镇街;佛山顺德2000名党员干部深入工厂车间,为企业复工贴身服务;汕尾市、县两级机关4133名党员干部职工,火速驰援基层……党员干部奔赴一线,更加紧密地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
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各级党委和政府全力应对,社会各界积极行动。疫情阻挡不住春天的到来,我们一定能够赢得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记者 郑佳欣 赵杨 丁建庭)
近一个月内动作频频,广东国资资本运作“升温”
“吃下”雪峰科技、入主海王生物、在港股私有化粤峰环保……在沉寂一段时间后,广东国资近期资本运作迅速“升温”。
“聚焦主责主业,加强产业上下游的并购重组,自上而下明晰主攻方向,自下而上谋划重大项目,上下联动拓展产业领域,由点及线拓展产业链条,促进企业资本运营与产业经营融合发展。”7月22日,广东省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提出,进一步深化、调整和完善省国资系统的改革举措。
稍早前,7月18日,广东证监局与广东省国资委召开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签署深化省属国有企业改革和推动利用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合作备忘录。根据备忘录有关安排,双方将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强化政策支持,以增强企业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为重点,在国企改革、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强化投资者关系管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等领域开展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合作。(上海证券报)
20款电动自行车测评:绿源、台铃、永久等12款样品不过关
选购一辆电动自行车时,安全问题也成为消费者首要考虑的因素,但此类产品对于安全性能的要求,消费者难以通过外观对比和文字说明来对其进行判断和选购。近日,广东省消委会联合东莞市消委会,从线上线下渠道购买了20款主流品牌和型号的电动自行车整车(含随车的电池、充电器,电池均为锂离子电池)作为试验样品。测试结果显示,有12款样品存在个别指标未达到测试标准要求或一致性核验未通过的情形,涉及绿源、台铃等知名品牌。
数据
我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
2021年已达3.25亿辆
电动自行车以其便利出行的特点,在近年来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街头巷尾都能见到电动自行车的身影。截至2021年,我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达3.25亿辆,但相关安全事故也屡有发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根据艾瑞咨询所公布的《2022年中国两轮电动车行业白皮书》中显示,2021年中国两轮电动车主要品牌销量的排名前3位分别为雅迪、爱玛、台铃,占据33.7%、19.5%和12.2%的市场占比率。
本次实验重点针对整车的车速限值、短路保护、防火性能,对蓄电池的I2(A)放电、2I2(A)放电、过充电保护、高温放电,以及对充电器的非正常工作、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和固体绝缘等指标进行测试。同时车辆对照合格证信息进行一致性核验,对整车相关尺寸、重量、蓄电池防篡改、车灯反射器安装等进行检查,确认样品是否存在改装嫌疑。
短路保护测试项目
7款样品未达到标准要求
测试结果显示,有12款样品存在个别指标未达到测试标准要求或一致性核验未通过的情形,分别为“绿源”牌TDT2109Z型号、“棒途”牌TDT224Z型号、“台铃”牌TDT5260Z型号、“本铃”牌TDT611Z型号、“鳯凰”牌TDN101Z型号、“鋒鳥”牌TDT402Z型号、“名顶”牌TDT088Z型号、“英格威”牌TDT007Z型号、“尊尚”牌TDT17Z型号、“机仕”牌TDT088Z型号、“永久”牌TDT102Z型号、“飞鸽”牌TDT123Z型号等12款样品。
其中有7款样品在短路保护测试项目中未达到标准要求,意味着当电气线路中出现异常情况,例如短路出现大电流时,无法通过短路保护装置工作及时切断电路,可能会引发意外发生。有10款随车销售的充电器在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和固体绝缘测试项目,不符合GB 4706.1-2005国家标准规定,例如线路板上布线距离不够,会带来触电风险。
车速限制测试项目
3款样品可能篡改车速
在整车安全方面,在车速限制测试项目中,有3款样品存在电子限速装置的样品,可被篡改车速,解除限速后最高车速超过了最高车速限值(25km/h);1款样品在使用电助动功能行驶时,车速超过25km/h时,电动机未停止动力输出。在淋水涉水性能测试项目中,3款样品在淋水涉水试验后,绝缘电阻值小于GB 17761-2018标准规定的1MΩ要求,防水性能和湿态下的绝缘性能较差。在产品一致性核验中,10款样品未通过一致性核验,主要体现在整车外观、尺寸存在一定改装,控制器或电池参数或型号规格与明示不符等。
电动自行车整车续航能力与蓄电池的放电性能方面,测试结果显示,有7款样品I2(A)放电容量(常温环境下)均低于样品额定容量,意味电动自行车蓄电池的有效工作时间低于蓄电池的标称容量;1款样品2I2(A)放电容量(大电流放电情况下)低于95%初始容量的标准要求,意味着蓄电池大电流放电的有效工作时间较低;3款样品高温放电容量(高温下正常行驶)低于90%初始容量的标准要求,意味着在高温环境下(如广东高温高湿环境下),蓄电池的有效工作时间较低。
消费提示
不盲目追求大功率高车速
合理妥善的进行电动自行车充电
从这次比较试验总体来看,电动自行车产品在整车、电气等方面的安全性较有保障,但一些产品在防车速篡改、防水防火性能、短路保护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特别是随车配发的充电器,不少是由第三方生产或经销商另行配装,存在质量风险,而从产品一致性核验、放电性能等项目结果来看,车辆续航“缩水”和虚标、违规改装的问题则较为突出。
消委会建议相关行业把消费者的使用安全放在第一位、提高产品的安全性,特别是标准要求的安全功能必不可少,同时在购买时也应认准CCC认证标志,核验实物信息是否于合格证一致,防止货不对板,保证车辆溯源性。在选购过程中切勿盲目追去大功率和高车速,电动车功率越大,意味着扯碎越快,放电电流也越大,长时间大电流放电会影响到电池的使用寿命,并且车速太快也会增加刹车距离,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在对电动自行车进行充电时,要注意将充电器放置在比较容易散热通风处,并且远离易燃易爆物,避免充电时充电器过热。充电时若出现充电器外壳过热、有异味、指示灯异常等情况,均应立即断开电源。
采写:南都·湾财社 实习记者 邱康正 通讯员 粤消宣
如果您有相关线索
欢迎发送邮件到
nandujianding@qq.com
也可通过微信
搜索“南都鉴定评测实验室”
(微信号:ndlab2020)
与“鉴定君”随时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