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粉条和外购馒头,当心铝超标这些超标的铝从何而来?
近期,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布通告,在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发现,有11 批次淀粉制品(粉丝粉条等)铝的残留量超标(按规定不得超过200 毫克/千克);有4 批次发酵面制品(馒头、包子、火烧、发糕)铝的残留量超标(按规定不得检出)。这些食品为何会有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铝?铝残留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有多大?
铝从何来?
粉丝粉条中残留的铝主要来自明矾,馒头、包子、发糕等发酵面制品中残留的铝很可能也来自明矾。
明矾(硫酸铝钾、硫酸铝铵)曾经是广泛应用的食品添加剂之一,近些年开始加以限制。按照规定,明矾可作为膨松剂、稳定剂用于豆类制品、面糊/裹粉/煎炸粉、油炸面制品、虾味片、焙烤食品、腌制水产品(仅限海蜇)、粉丝/粉条,其添加量“按生产需要适量添加”。食品终产品中的铝残留限量也有限制:豆类制品、面糊/裹粉/煎炸粉、油炸面制品、虾味片、焙烤食品为≤100 毫克/千克,腌制水产品(仅限海蜇)为≤500 毫克/千克,粉丝/粉条为≤200 毫克/千克。
14岁以下儿童尤应慎食
铝最广为人知的危害是引起老年痴呆,但这个说法并不可靠。WHO/FAO 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认为,从食物中吃进去的铝不太可能增加患老年性痴呆的风险。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认为,铝元素不是人类致癌物。铝虽然具有毒性,但并不是只要摄入就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这不仅取决于食品中铝的含量,还与食用这些含铝食品的数量以及食用时间长短密切相关。为了保护公众健康,JECFA 制定了铝的“暂定每周耐受摄入量”,人终身每周每公斤体重经口摄入的铝不超过2 毫克,就不会引起健康危害。
我国有调查显示,我国居民吃进去的铝按平均值算,低于JECFA 提出的“暂定每周耐受摄入量”。但是,14岁以下儿童以及一些经常食用铝含量较高食物的消费者,吃进去的铝较多,有一定的健康风险。其中,淀粉制品、面制品、膨化食品等是铝摄入的主要来源,儿童应尽量避免摄入铝含量相对较高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