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河铝合金门窗厂家地址
文章目录:
1、巩义米河镇:淘汰落后产能谋划生态新城2、喜迎党代会|巩义市米河镇高质量发展五年回眸3、疫情期间心不“冷”春来送暖满心田
巩义米河镇:淘汰落后产能谋划生态新城
摘要
米河镇是传统工业大镇,从上世纪90年代的水泥厂,到如今的碳素、铝加工等产业。
喜迎党代会|巩义市米河镇高质量发展五年回眸
六次党代会以来,米河镇高质量发展,全镇综合实力稳步增长,镇村面貌持续改善,先后入选“全国重点镇”“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两次通过国家卫生镇届满复审,获得郑州市文明镇、郑州市村镇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为把米河镇建设成为郑州都市圈的产业转型创新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健康宜居先行区、绿色生态涵养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经济社会实现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跨越
“十三五”末,全镇GDP总量达到65.2亿元,较“十二五”末增加11.9亿元;公共预算收入达到2.25亿元,较“十二五”末增加1.2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58.09亿元,较十二五时期增长59.51%。
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培育发展凤凰岭生态园、两河口村牡丹园、米南村榛子林基地、苇园村养鱼场等一批种植养殖项目,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成立19个村级经济合作社。实施了明月水厂、米北酱醋坊、两河口夜市特色美食广场等项目,其中,明月村将传统村落保护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被命名为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截至2020年底,全镇共有工业企业16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2家,基本形成了以铝加工、碳素、耐材、建材等为基础产业的经济发展格局。以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为引领,全面提升设计、制造、工艺和管理水平,总投资5000万元的浩洋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60万张石英石板板材项目已完工投产,总投资800余万元蕴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矿用防爆柴油机无轨胶轮车项目已获得国家安全标志中心相关认证,总投资13亿元的易信科技巩义物联网数据中心产业园项目顺利签约,全镇工业经济结构逐步优化,传统产业开始向高质量方向发展。服务业发展取得新成效。争取一批投资大、前景好的服务业项目落地。引进计划总投资530亿元的正商十里香山、嘉和观澜温泉度假区、里山明月旅游度假区等省市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12亿元的郑州城建职业技术学院项目创造了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验收的“米河速度”。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城镇建设实现从“补齐短板”向“提升品质”快速转变
持续优化交通路网。米河段中原西路建成通车、G310完成大修改造,S233至S315连接线基本完工,新建了南山旅游通道、小里河连接线,全镇骨干路网得到完善优化。不断提升城镇管理水平。投资近1亿元,先后实施了G310排水工程、全民健身工程、华润燃气高压管线工程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镇区污水处理厂、小里河污水处理厂、清洁供暖、镇区供水工程等项目积极有序推进。完成了总投资8000万元,建筑面积4万余平方米的时代广场项目,在全市乡镇中率先实现规范的大产权住宅、商业综合体开发,为该镇城镇建设树立了新的标杆和典范。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群众的生活质量实现从“基本需求”到“品质民生”的逐步改善
脱贫攻坚全面告捷。投资近2000万元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和产业扶贫项目31个。至2020年底,全镇贫困户人均收入达到14322元,149户407名贫困群众全部实现脱贫。环保攻坚扎实推进。深入推进水污染防治,镇区和小里河2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3000吨以上。累计整治取缔“散乱污”企业31家,淘汰落后产能企业11家,完成煤改气企业21家、双替代814户,年优良天数达到246天。镇村面貌持续改善。镇区绿地总面积达12万余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7.9%,2017年、2020年两次顺利通过国家卫生镇复验,高庙、两河口、米北创成郑州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全镇共创成各级美丽庭院800余户,东竹园村被命名为河南省“美丽庭院”示范村、明月村被命名为河南省健康村。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市镇村三级财政累计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育质量。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备。进一步健全镇村卫生服务网络,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覆盖面达到100%。社会保障日益完善。截至2020年底,全镇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5460人,9157人正常发放养老金。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000余人,返乡农民工创业辅导450人,农民工等人员返乡下乡创业655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666人。500余户低保户、特困户得到政府保障。平安建设扎实推进。建立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米河”,全镇安全生产形式持续稳定,乡村更加和谐。
党建水平不断提高,党的建设实现从“统揽全局”到“制胜关键”的巩固提升
聚焦自身建设,切实提高领导班子执政能力。 镇党委认真落实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党政联席会第一议题等制度,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能力和水平。坚持“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实现了党委内部相互支持、通力协作的良好氛围,班子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聚焦支部提升,夯实基层组织战斗堡垒根基。把村级活动场所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主阵地进行升级改造。截至目前,全镇19个村党员活动室面积达3000平方米以上。坚持以“摘星夺旗创三宜”活动为统领,创成5星村1个、4星村1个、3星村12个。全镇党员总数达2251名。聚焦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干部队伍作风持续转变。定期召开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和谈心谈话会议,坚持以严的标准要求干部、严的措施管理干部、严的纪律约束干部,以问题导向推动监督执纪问责,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以铁的纪律推动干部工作作风持续转变,全镇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氛围日益浓厚。
来源:巩义市融媒体中心,作者:李瑞丽 文\图
疫情期间心不“冷”春来送暖满心田
来源:河南日报网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何可 通讯员 李玉娟
“小张你好,你那儿有没有取暖用的东西啊?”一大早,魏向东就向外发出“求援”。
2月20日凌晨4点多,巩义市米河镇魏寨村党支部书记魏向东被一阵阵急促的电话声从睡梦中的惊醒。
“魏书记,我是三组的贾艳华,俺家大孩儿马治鹏作为返乡人员今天从江苏无锡乘车回来了,现在已经到巩义了。”
魏向东告知贾艳华外地回来人员按照疫情防控流程需居家隔离14天,这边挂上电话,那边魏向东就开始考虑关于马治鹏如何隔离的事情。
贾艳华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全家四口人,丈夫患有精神疾病,两个孩子都在上学。这几年,在镇、村及社会各界的的帮助下,通过“七改一增”,家里的房屋进行了修缮装饰,院子进行了规划平整,庭院面貌得到的改善。贾艳华在镇区借居并在超市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
贾艳华作为家中唯一的劳动力,为了不影响其正常工作,魏向东通过与其家人沟通决定将马治鹏隔离地点设在贾艳华的老家。
上午7点钟,魏向东来到贾艳华老家实地查看隔离准备情况,发现其家中没有取暖设备。于是,魏向东立即联系亲朋好友,多方“求援”。
下午3点钟,魏向东安排专人到郑州购置两台不同功率的取暖设备。
晚上7点钟,魏向东将购买的取暖器、方便面等物资第一时间送到贾艳华家中。
“家里冷,这些电器你先用着,电费什么的不用操心,千万要注意好自己的身体,有我们呢。这几天好好待在家里不要出来,缺啥少啥直接和我联系”临走前,魏向东还隔着窗户,一遍遍叮嘱着。
病毒无情人有情,居家隔离,隔不断的是温暖的传递。在疫情防控期间,魏向东时刻心系群众,成立魏寨村代购队,将物资送去各家各户,解决了群众的生活问题,他还自掏腰包,为贫困户送去物资。
一处战场,打赢两场战役,疫情期间,既有铁的制度,也有人情关怀,魏向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全村群众交出了“双赢”的满意答卷。
为让麦苗喝上水,焦作电力小伙伴们也是拼了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姬姣姣 通讯员 常润豪 崔红玲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眼下这小麦如果不能及时喝口‘返青水’,等六月麦收的时候,就擎等着傻眼了。幸亏供电公司在这疫情防控特殊时期,比往年服务得还周到……”2月21日,望着阳光下自家那喝饱水的麦田像幅泼墨画似的,博爱县孝敬镇赵郭村村民秦庆军连声感慨。
立春已过,天气渐暖,眼下正是春耕春灌的关键时节。博爱县有耕地面积约30万亩,且地处暖温带气候区,土层深厚,地下水贮量丰富,是河南省粮食稳产高产基地。
为确保农户防疫、生产两不误,该县供电公司根据掌握的农事用电情况,提前组织力量对农排用电线路及设备进行“拉网式”巡查问诊,及时清除鸟巢、树障、设备螺丝松动等隐患,打通农排用电通道。在此基础上,在9个供电窗口设立春灌用电业务办理引导员,开通春灌“高速办电”服务,并引导共产党员、“红叶”志愿者与供电服务员工联手,组建30余支“电保姆”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打造农户春灌用电“10分钟服务圈”,及时排解春灌用电难题、消除突发性用电故障。另外,对空巢户、孤寡户等缺乏劳动力的用户及疫情隔离户实施“暖春行动”,提前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其对接,及时开展代灌服务。
距此不远,沁阳市柏香镇扶贫产业基地里,农户们正在忙着春灌,小麦“返青水”喷灌正在进行。“太感谢你们了,不仅为我们的电井房接通电,还给我们普及浇地时的用电注意事项,真贴心啊!”农户范爱国向国网沁阳市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感谢道。
沁阳市耕地总面积45万亩,其中小麦播种面积34.1万亩,为保证春耕春灌,该公司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科学开展春灌用电负荷预测,制定完善的疫情期间春灌保电方案,推进服务复工复产春耕春灌工作,全力确保相关台区电网安全高效运行。
同时,为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各乡镇供电所大力推广宣传“井井通”客户支付宝扫码浇地,保证疫情“零接触”服务;建立春灌用电“绿色通道”,优先办理春灌用电业扩报装等业务,保障客户及时办电;畅通服务“直通车“,向农民群众发放安全用电手册及便民服务卡,讲解安全用电常识,保证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赶赴服务现场,为今年小麦大丰收打下坚实的电力基础。
在武陟,电力职工正在为抢修被人为挖断的电缆忙碌着。
当天上午,国网武陟县供电公司圪垱店供电所的值班热线
电话响了起来。电话那头,圪垱店乡岗头村村民陈兴旺焦急地说,
早上去浇麦,电闸推上了,“水泵不出水,表上也不显字。”
接到工单,电工成福林带着一名农电服务人员赶往麦地。
陈兴旺的地在村东头,用的是岗头村5号台区的电。“线路开关跳闸了,怪不得。”成福林推上开关试着送电,结果没有送上。“不好,可能是电缆被挖断导致接地了。”由于来不及取专业电缆故障排查设备,两人只能来回巡查、确认疑似点、一一挖开确认。9点20分,他们终于在离井台不足20米的垄沟中发现了故障点:地埋电缆的4根电线被齐刷刷铲断。
故障确定了,电缆需要补接才能修复。成福林连忙骑上电动三轮车赶回供电所,取了防水胶带、铝套管,急急忙忙地赶回到故障点。做好安全准备措施后,成福林熟练地剥开被铲断的电缆线头,用铝套管将4根电线逐一连接、压紧,再用防水胶带包缠严实,重新埋回地里。再次打开配电柜和井台开关,成功通电。
“本来春节后就该浇水了,因为疫情拖到现在。今儿个你俩可是帮大忙、出大力了。”看到机井通电出水,陈兴旺对成福林连声感谢。
一年之计在于春,为更好地服务春耕生产,国网焦作市供电公司制定了服务春耕生产供电方案,把电网负荷重点向农业生产倾斜,优先保证农村生产用电;提前做好用电负荷预测,合理调整电网运行方式。同时,成立春耕生产共产党员服务小分队,深入到农村的田间地头,对春耕春灌的用电设备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和维护,以及时发现缺陷,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春耕生产用电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