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铝包木门窗
文章目录:
1、透过窗 缅怀英烈——记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2、俄军大杀器:普京手里的这把“手术刀”有多厉害3、占地超14万平方米总台记者探访俄罗斯“北极三叶草”基地
透过窗 缅怀英烈——记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
新华社莫斯科5月9日电 通讯:透过窗 缅怀英烈——记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
新华社记者张骁 鲁金博 吴刚
9日上午10时许,战机飞越莫斯科市中心红场,城市上空传来阵阵轰鸣。这是为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而举行的空中阅兵式。“乌拉!乌拉!”人们陆续走上阳台或屋顶,或奏曲高歌,或鼓掌呐喊。
共75架战机和直升机参加了此次阅兵式,其中包括4架可携带“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系统的米格-31K战机、4架苏-57战机、A-50预警机、伊尔-76运输机、图-95MS战略轰炸机、图-160战略轰炸机和米-8、米-28N武装直升机等。
“一架架只有在视频和电影里才能看到的战机从头顶飞过,使人格外震撼!”莫斯科鲍曼国立技术大学航天专业学生侯天宇是一名航空航天爱好者,从儿时起便对飞机产生浓厚兴趣,此次空中阅兵式让他大饱眼福。“阅兵式结尾6架苏-25拉出象征俄罗斯国旗的白蓝红三色烟雾,将这一纪念日的气氛烘托得更浓。”
俄罗斯总统普京9日来到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红墙外的亚历山大花园,向无名烈士墓及各“英雄城市”纪念碑献花。献花后,他在无名烈士墓前发表讲话说,英雄先辈们所做出的贡献无以衡量,胜利日对于俄罗斯人是神圣的。
1995年,俄政府规定永久纪念卫国战争胜利日,从那时起,每年5月9日都要举行阅兵式。与往年不同,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俄罗斯不得不推迟原定计划。莫斯科以外的俄罗斯47个城市和军事基地当天也举行了空中阅兵及献花活动。市民们纷纷在自家阳台挂起俄罗斯国旗,通过电视和网络直播在家观看纪念活动。
今年胜利日期间,二战老兵以别样的方式接受了暖心祝福。在全国各地,国家近卫军来到老战士的窗前,为其奉献精彩的私人阅兵式。“不朽军团”游行、佩戴“乔治丝带”等传统纪念活动也以全新的方式举行。一些人用“乔治丝带”、俄罗斯国旗、五角星等元素装饰自家窗户,一些人则在网络社交平台发布了老战士的照片或画像,配以简短的文字说明。在空中阅兵式结束后,人们纷纷走到窗前,高举先烈的照片。
进入5月以来,俄罗斯各机构相继在网络举行胜利日庆祝活动。从8日起,多个公园在网络社交平台举行朗读参战士兵书信、讲述战时故事、卫国战争主题图片展览等活动;统一俄罗斯党举办网络“K歌”活动,在“胜利2020”网站征集世界各地人民用自己母语歌唱二战歌曲《胜利日》的视频。
“爷爷经常讲起卫国战争时期的故事,我也会将这些故事讲给我的后代听,英雄事迹应代代相传,不可以被遗忘。”莫斯科市民德米特里·普罗塔索夫说,老战士们以生命为代价换来今天的和平,即使新冠疫情肆虐,也要隆重地纪念卫国战争胜利。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俄军大杀器:普京手里的这把“手术刀”有多厉害
近30万名军人,3.6万辆坦克、装甲运输车等车辆,以及1000多架直升机、飞机和无人机,俄罗斯近40年来规模最大的“东方-2018”军演即将上演。那么,这场“最大限度接近实战”的演习会有什么样的厉害装备亮相?
“在俄罗斯每次军事行动中、演习中都会有‘伊斯坎德尔’导弹的身影。”军事问题专家杜文龙分析,“伊斯坎德尔”导弹现在几乎是俄罗斯的一个热词,“伊斯坎德尔”导弹从2005年服役到现在一共13年,13年的发展让整个的武器装备变成了一个大的体系,所以“伊斯坎德尔”不能用一种导弹去归纳,它有多种武器装备。2005年服役的“伊斯坎德尔”是一种弹道导弹,在加里宁格勒进行过大量的部署,据说这枚导弹可以快速机动,在起飞后可以抛掉身上所有的突出物,这样堆各种雷达、包括防御系统的穿透能力会达到极致,再加上机动发射,另外可以密集发射,对北约部署在欧洲地区的各种防御体系有重要的作用。当时只要提到北约,提到欧洲军事威胁,一定会有加里宁格勒和“伊斯坎德尔”导弹的部署。
俄军认为,“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是世界上最好的导弹系统,是俄罗斯人具有威慑性的武器,也是俄罗斯国家安全的保障。那么,“伊斯坎德尔”导弹的实力究竟如何呢?
“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被称为俄军战术导弹中的“当代枭雄”,在“东方-2014”演习中,俄军首次试射了“伊斯坎德尔”导弹,该导弹系统主要具有毁伤威力高、突防能力强和作战使用范围广三个方面的卓越性能。
2007年“伊斯坎德尔”导弹又出现了一种巡航导弹型号——K型,K型弹可以高低结合,除了和弹道导弹形成弹道规划之外,还可以秘密潜入,这样对纵深目标的打击作用就会达到非常理想的状态。俄罗斯方面说,十米范围内任何一个窗户,任何一个洞库,都是它的攻击目标,这样攻击性能有了比较大的进步和发展。
并且在最近,“伊斯坎德尔”导弹又上天,形成了“匕首”导弹,“匕首”导弹跟米格-31的组合方式让“伊斯坎德尔”实现了空射,这种改进方式,让俄罗斯轻易地获得了一种超高声速打击,从这个角度去分析,“伊斯坎德尔”导弹几乎是普京总统手里的“手术刀”,从能力、模式和打击效果来看,几乎都达到了极致。如果在“东方-2018”中,把“东方-2014”的集中发射“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改成集中发射“伊斯坎德尔”巡航导弹,这样两种武器装备的高低组合和能力组合,就会清晰地展现出来,对欧洲方向所有的大型目标都构成质的威慑。所以,“伊斯坎德尔”导弹在“东方-2018”演习中,到底有什么样的表现有待我们观察,之后可能会有新的结论。
占地超14万平方米总台记者探访俄罗斯“北极三叶草”基地
北极地区因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潜在的地缘战略地位以及巨大的经济和科研价值,已经成为新的国际热点地区,近年来逐步成为周边国家激烈博弈的焦点。俄罗斯作为传统的北极大国,正在逐步恢复并强化对北极地区的关注,并进行全方位的战略规划和部署。
视频加载中...
总台记者 宋瑶:我们从俄罗斯的北方城市摩尔曼斯克出发,乘坐俄罗斯国防部的伊尔-76飞机,前往此行的目的地——俄罗斯“北极三叶草”军事基地。
俄罗斯北极战略的核心是将北极地区作为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的优先方向,并将其作为21世纪的战略和能源基地。为此,俄罗斯积极在北极地区推动军事基础设施建设及北极军队的部署优化等工作。目前,俄罗斯在北极设立了两个军事基地,总台记者此行探访的是其中之一的“北极三叶草”军事基地。相较于科捷利内岛的“北方三叶草”基地,“北极三叶草”基地纬度更高,离北极点更近,建立时间也更早。
总台记者 宋瑶:我们已经抵达了北极圈内的亚历山大地岛。这里地处北纬80度,距离北极点只有600公里,世界最北端的军事基地——俄军“北极三叶草”军事基地就坐落于此。
这座因外观酷似三叶草,而被命名为“北极三叶草”的军事基地,基地外墙被涂刷成俄罗斯国旗的白蓝红三色,占地面积超过1.4万平方米。主体建筑在地桩的支撑下高出冰面数米,是集居住、办公为一体的综合性大楼,宿舍、食堂、健身房、医务室等保障官兵工作和生活的必要功能区域一应俱全。而驻守寒冷遥远的北极,确保室内温度适宜是关键。
总台记者 宋瑶:基地是全封闭结构,通过回廊连接不同的建筑和设施,让官兵在室内实现通行,不用走到室外去面对可能达到零下47摄氏度的寒冷。
从基地的窗户向外望去,室外是一望无际的白雪和冰川,基地室内却常年保持在26-28摄氏度的舒适温度,核心秘密就在于锅炉房和电站等热力和能源供给设施。
基地热力运营系统负责人 普罗尼金:2个平均功率为1.5兆瓦的锅炉通过控制面板采用自动模式运行。现在只有1个锅炉在工作,冬天极寒或者大风天气时会启动2个锅炉,平时1个锅炉就足够了。
封闭式生命支持系统使俄军官兵倍感骄傲
此外,基地还安装了先进的净水、通风和垃圾处理装置,兼顾舒适和环保。得益于基地的封闭式生命支持系统技术,150名官兵可以在不接受外部支援的情况下,在此连续执勤18个月。不少士兵表示,尽管远离故土,但是岛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并不艰苦,自己也因驻守北极倍感骄傲。
军医 沙赫巴泽:我是想来(北极)的,同事经常和我讲北极有多美,于是我决定在驻扎北极的北方舰队服役。我已经在这里服役1年了,我很喜欢这里,在医疗组工作也很棒,我喜欢这里的一切。
基地士兵 木尔扎:我对在北极服役感到非常骄傲。因为我的孩子以后可能会说到,我爸爸是首批在“北极三叶草基地”服役的人之一。
基地全方位助力俄罗斯北极战略
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良好的生命和健康保障,这些都为驻守在俄罗斯“北极三叶草”基地的部队提高战斗力打下了基础。在此之上,基地还配有先进的侦查与武器装备,目的是确保俄罗斯北极地区免遭威胁。
俄罗斯“北极三叶草”基地内驻守的官兵来自俄北方舰队第45空防集团军,他们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对北极地区空域的监控,确保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领空安全。为此,基地配备有远程雷达监控系统,通过精准的侦查和通报功能,可以监测飞机和导弹的可能威胁,提高空中侦察的效率。
基地雷达连副连长 格鲁申科:昨天我们发现了一架北约的飞机,并向指挥中心报告了它的位置和行进路线。
除了雷达这样的“千里眼”保驾护航外,基地还装备了“棱堡”岸防导弹系统这样的“杀手锏”,必要时可以对地面和水面敌对目标进行精准识别和攻击。可以重创300公里以外的大型战舰,因此又被称为“舰船杀手”。
“北极三叶草”基地以防空为首要目标,基地的正常运转离不开附属的纳古尔斯科耶军用机场。2020年4月,机场完成扩建改造,跑道长度达到3.5公里,能够轻松支持俄军现役所有机型起降,这为苏-34或米格-31等重型空军装备在岛上的常规部署打下基础,也为俄罗斯在北极强化军事存在增添了助力。
总台记者 宋瑶:俄罗斯大部分的边境线就在北极边缘,一直对外部势力染指这一地区极为警惕。此外,俄罗斯面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自欧洲、中东和东北亚等多个方向施加的战略挤压。北极地区成为俄罗斯最具优势的战略突破方向,可以为俄罗斯在与美国及北约开展的地缘战略竞争中赢得主动权。这形似“三叶草”的军事基地,蕴藏着俄罗斯布局北极、寻机突围的雄心。
(编辑 赵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