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凯加息是不是一种惯性
程凯:加息是不是一种惯性?
程凯:加息是不是一种惯性? 更新时间:2011-2-12 10:00:47 要问世界上最有权力的部级干部是什么?答案恐怕要算是中央银行的行长;要问世界上最难当的部长又是什么?答案估计还要数中央银行的行长。 这样的干部干好了不容易,但有一个比较简单的办法,那就是看准了方向就要坚持,但是坚持的办法决不能是大步走,而是小步走,不能过于见风使舵,也不能一条道走到黑。 最近,中国央行的行长周小川、美国联储的主席伯南克都是这么干的,所不同的是,他们走的是背道而驰的路,你担心的是通胀,我担心的是通缩,你忙的是加息,我忙的是买国债。 2月8日晚,中国央行突然宣布,自2月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这是自金融危机以来,更准确地说是4个月以来中国的第三次加息。 对于此次加息,周行长没有发表什么言论,倒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粮食生产形势,研究部署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的十项政策措施,10日国务院又召开全国粮食生产电视电话会议,温总理强调,稳定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是管理好通胀预期、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的基础,也是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很自然,这第三次加息,和2011年初的CPI涨幅形势,和天气干旱粮食生产困难有着必然的联系。不过,抛开表面现象,天气给添出来的乱子只是决定了这第三次加息的时间点,而不管有没有这一天气问题,第三次加息迟早也还是要来的。 岂止是加息,央行一步一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节奏又何尝不是如此。 本轮货币政策转向以来,加息只加了3次,存款准备金率可提高了7次。一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市场都以为加息可以不用担心了,但是,央行一样拿起了加息的武器,再一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市场又以为加息可以休息了,可惜,央行还是会在适当的时机借助合适的理由给你再加上25个基点。 这就叫做惯性。 有心的央行观察者会注意到去年底周小川的一次演讲,题为“金融政策对金融危机的响应”,副标题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形成背景、内在逻辑和主要内容”,演讲的地点在北京大学,因而演讲的内容也相当的学术化,不容易被吃透。 但是周行长的精神是明确的,那就是不能再跟着美联储走。曾经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和他的继任者伯南克的前期工作,基本上都是一味的货币宽松,一味的放弃监管,非常的“顺周期”,结果导致了一场百年一遇的大危机。可笑的是,为了应对这种危机,伯南克的后期工作是更大程度的宽松,以及毫不关心监管工作。 既然如此,中国的央行就得吃一堑长一智,要“增加逆周期性”。如果你能理解周行长的“逆周期”、“宏观审慎”,那么现在的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就是自然的事情,而且一次一次惯性一样的加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同样有惯性的还有伯南克,自从应对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以来,外号是“直升机本”的本·伯南克主席就没有一天停飞过,出勤的任务也很简单,从天上往地下撒钱。搞了一个定量宽松QE1之后,再搞一个QE2,按照这种惯性,QE3那也只是迟早的事情。 就是因为这种惯性,第一次QE1后市场还没有反应过来,以为就这样打住了,所以出其不意的QE2出来之后,资本市场应声大涨,这里当然要包括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暴涨带动之下的中国A股市场在2010年国庆节之后的爆发式行情。 就在这一股脉冲行情之后,A股继续掉头向下,因为中国的货币政策还是正式从紧了,而且接着惯性从紧,而美国道琼斯指数至今还一路凯歌,为什么能冲到12000点之上,还指望着QE3不是吗? 这也叫做惯性。 这种惯性的证明又一次出自伯南克之口,就在中国央行为了防止通胀而加息的当口,伯南克的最新讲话精神却是“就业增长过慢,通胀水平仍过低”。对于针对美联储去年11月推出的总额6000亿美元的公债购买计划的质疑,伯南克表示,美联储将定期评估这个债券购买计划,他认为该计划仍然是有必要的,因为美国的失业率回归接近5%的更正常水准将可能要四五年时间。 这还是惯性,无论加息还是保持零利息,不管哪个央行行长嘴上说的是什么天花乱坠的理由,从实际行动上来看,货币政策都只是一种惯性。 对于这种惯性,观察和理解最为深刻的还是那些全球宏观对冲基金的掌舵人,其中一位货币专家曾经这样定义这种惯性,“如果你观察中央银行政策,你会发现通常不可能出现美联储在3次会议中加息、减息、又加息,不会出现那样的事情。美联储政策的趋势不可能在新的方向变动之后突然来个急转弯,因为它只是长途旅程的第一步。” 美联储和中国央行的长途旅程会有多长? 伯南克说还要四五年才有正常的就业水平,当然他还要应对通货膨胀,但是眼前的问题更多的是防范通缩,至于周行长呢?他已经说过了存款准备金率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而且,从第一次加息到第三次加息,时间不过短短的4个月,这4个月时间怎么也算不上是长途旅程吧。 看起来,我们都得学会习惯这种惯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