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投资者

金融业应努力治好农村贫血症

Sam 0

金融业应努力治好农村“贫血症”

金融业应努力治好农村“贫血症” 更新时间:2010-2-4 2:00:48   近日,新华社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文件首次提出要在3年内消除基础金融服务空白乡镇。可以看出,中央政府正试图通过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来完成“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这个重任。  对于金融服务农村这个问题,中央已经做出诸多努力,早在1996年国务院就发布了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而在2004年的“一号文件”中,专门提到各个县一级的金融机构都有服务三农的义务,因为这关系到农民的增收、农村的稳定和农业的发展;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的存款,应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等政策;而去年的“一号文件”  则进一步强化了利用金融新政推进“三农”,提出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加快发展多种形式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要求抓紧制定鼓励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的实施办法,并建立独立考核机制等;而到了2010年,“一号文件”第7年聚焦“三农”,进一步完善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政策,而且首次提出要在3年内消除基础金融服务空白乡镇,足见中央用心良苦。  应该说,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城镇,缺乏资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在农村放贷存在着成本高、风险大、利润低的问题,因此金融机构往往不愿意贷款给农民。这就导致了农村资源要素的缺乏,导致农民只能进行简单再生产,导致当地经济始终难以发展,也使得金融机构越发不愿意贷款给农村。这个恶性循环不断拉大城乡差距,使金融机构不但不能发挥向落后地区输血的作用,反而从这些地区“抽血”投放到发达地区,可以说,目前很多农村经济都患有严重的“贫血症”。  但是,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整体保持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经历了金融危机之后,随着出口的持续低迷,扩大内需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引擎。而拥有着9亿人口的农村,无疑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市场。但是,由于这些地区往往处在“贫血”状态之下,农民的消费潜力难以被挖掘,这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显然是不利的,因此治好农村经济的“贫血症”,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工作。  要治好农村经济的“贫血症”,当然离不开政府财政的投入,但更要依靠金融、信贷的支撑,在这方面金融机构责无旁贷。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首先金融机构要在思想上进一步统一认识。诚然,目前发展农村金融的确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是这项工作是涉及国计民生的大事,不能简单地以一家机构的投入产出来衡量得失。更何况,农村市场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对于有远见的金融机构来说,能够尽早地抢占这一“战略高地”,相信会获得丰厚回报。  其次,对于已有的农村金融机构,应该更加注重产品的设计和制度的创新。比如在贷款方面,可以更加注重小额信贷的投放。这不仅符合大多数农民小规模生产的金融需要,也有利于金融机构对信贷进行风险管理和控制,也能在资金量有限的情况下,让更多的农民获得贷款的支持。再比如在担保制度方面,去年的“一号文件”提出探索建立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使银保双方可以互保,就是一种十分有益的尝试。  最后,应该引导更多类型的金融机构进入农村,今年的“一号文件”提出,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都要进一步增加涉农信贷投放;加快培育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有序发展小额贷款组织,引导社会资金投资设立适应“三农”需要的各类新型金融组织。相信未来在政策的引导下,会有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发挥起为农村“输血”的作用,农村经济的“贫血症”也有望尽快得到治愈。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哪家好

三维测量

3d测量软件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