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属国企重组整合格力集团组建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
珠海市属国企重组整合:格力集团组建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
珠海市属国企重组整合的大幕开启。
3月17日,珠海市人民政府正式印发《珠海市市属国有企业重组整合方案》,通过股权整合、资产置换、无偿划转、战略合作等方式,调整优化国有资本结构,推动国有资本战略性调整和重组。至此,珠海市属国企数量正式由16家变更为12家。
2020年,是国企改革关键的一年。今年初,珠海已出台《关于深化市属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意见》,加快实现国资监管向“管资本”为主转变,推动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次,通过加大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理顺部分企业产权关系,珠海将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
将格力集团组建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成为本次改革的一大亮点。此外,国有资本投资方向和领域也进一步优化和明确。珠海将推动国有资本向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以及未来可能形成主导产业的实体经济领域集中,向基础设施与民生保障等关键领域集中。
推动格力集团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珠海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近日,《珠海市全面深化改革2020年工作要点》印发,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是其中主要任务之一。
总体来看,珠海市属国企的质量和效益一直排在全省前列。截至2019年12月底,市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9197亿元,在全省排名第三。
但另一方面,市属国企发展不均衡、国有资本分布领域过多、战线过长,产业资源分散等问题,也制约着珠海国企的核心竞争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这为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如何进一步发挥国有经济对珠海经济的引领带动作用?《珠海市市属国有企业重组整合方案》提出了具体的四条实施路径。
其中第一条即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这也成为本次改革的最大亮点。
根据要求,格力集团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尽快落地授权和激励机制改革、治理结构改革、组织管控体系改革,实行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的重要举措,对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也具有重要意义。
而据记者了解,在始终大力支持格力电器做优做强的前提下,近年来,格力集团通过“资本+实业”双轮驱动,持续聚焦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及网络安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已作出许多探索。
目前,该集团累计投资长园集团、欧比特、齐心集团、万里红等70个产业项目,参与组建及管理15只基金,为珠海引进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同时,格力集团正加速建设珠海三溪科创小镇首期项目“格创・集城”等一批现代化产业载体项目,构建“产业投资+产业引进+载体建设”闭环。
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之外,《方案》提出的实施路径还包括有序推进股权和资产划转,有序推进人员、机构和业务整合,持续推进整合后的企业战略规划、业务整合和管理变革。
围绕五大主要业务板块优化国资布局
加大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战略性调整,是本次改革的主要思路。
《方案》显示,珠海将通过股权合并整合、资产置换、无偿划转、战略合作等方式,调整优化国有资本结构,推动国有资本战略性调整和重组。
同时,鼓励市属国有企业通过证券市场、产权市场,聚焦产业链、价值链,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开放性联合重组。推动国有资本向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以及未来可能形成主导产业的实体经济领域集中,向基础设施与民生保障等关键领域集中。
“根据市属企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重组整合主要围绕五大主要业务板块整合资源。”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板块成为最重点的投资方向和领域。而在该板块“唱主角”的,是珠海两大龙头国企――格力集团和华发集团。
按照规划,格力集团将重点围绕集成电路、高端制造、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和数字金融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资本运作和产业投资等,发挥国有资本对珠海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华发集团将积极实施“科技+”战略,以产业投资为抓手,推动集团进一步布局前瞻性战略性产业和实体经济领域集中。
基础设施和城市运营板块,包括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房地产开发运营,航空与港口基础设施投资与运营等业务。板块主体企业包括华发集团、航空城集团、珠海港集团和交通集团。
现代金融板块也不可或缺。按照规划,华发集团下属金融板块企业将利用其全牌照优势,打造现代金融企业和综合性科技创投平台。同时加强与港澳的跨境金融合作,助力珠海建设为区域金融中心。
包括现代商贸、休闲旅游、会展服务等业务在内的高端服务业板块,也将成为珠海国资布局的重要领域。
其中,免税集团将整合海投公司持有的口岸免税物业资源,重点发展好现代商贸业和口岸经济;九洲控股集团继续聚焦蓝色海洋旅游与绿色生态旅游等核心主营业务;华发集团整合剥离航展公司后的会展集团,结合自身现有会展资源,进一步提升珠海市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农控集团剥离非主业资源,聚焦农业,建设具有品牌竞争力和产业创新力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集团;珠光集团整合农控集团下属的南方人力公司,继续以珠澳资产经营管理为特色、现代商贸服务为纽带,创建驻澳经济合作领先集团。
公益保障板块则包括公共交通、供水与污水处理、安保服务等业务。在该板块所属三家企业中,公交集团统一管理公共交通网,水控集团作为市管企业负责供水、排水、环境治理等业务,保安集团从市国资委直管企业提升为市属企业。
推动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
本次重组改革前,珠海共有市管企业14家,市国资委直管企业2家。经重组整合后,市管企业总数变为12家,无市国资委直管企业。
重组整合并不是简单的“瘦身”或者“捏合”。记者梳理发现,在这轮大规模调整中,除珠海九洲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珠海水务环境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家企业保持不变外,其余企业均有业务及资源调整。
一方面,按照产业关联、优势互补、资源效用最大化的原则,优质资源更多地向优质企业集中,以促进企业集中资源发展优势业务,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效能,避免企业间同质化竞争。
同时,珠海旨在推动国有资本从非主业领域和一般产业领域的低端环节退出,从缺乏竞争优势、持续亏损、产能过剩、低效重复投资企业退出。
另一方面,以重组整合为契机,本次改革也将解决部分企业产权关系不顺的历史问题,使经营管理权与产权相统一。
以承接了最多资源的华发集团为例。目前,华发集团正全力推动“科技+金融+产业+城市”的“1+3”发展模式,在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同时,寻求企业进一步转型升级。
本次改革中,多家企业被合并或划转至华发集团,其中包括:剥离了部分子公司和股权后的城建集团,划转至华发集团作为二级企业;安居集团与华发保障房业务进行整合,作为华发集团二级企业管理;会展集团持有的梅华东路491号办公楼资产及航展以外的会展业务整合到华发现代服务板块;农控集团下属珠海市纺织工业集团公司整合到华发集团;珠海市建筑设计院改制完成后划转至华发集团。
被整体合并重组的还有珠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根据《方案》,其被整合到珠海市免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二级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改革也重点强化了国资在深度联通港澳,尤其是支持澳门产业适度多元发展的战略先导作用。
根据《方案》,农控集团下属珠海市南方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被整合到珠光集团。
据介绍,作为珠海市唯一驻港澳“窗口”企业集团,珠光集团将继续以推动珠海发展,促进珠澳融合为使命,充分发挥珠澳经济互动平台功能,推动两地合作。
“今年市属国企经济目标任务要加码”
“今年市属国有企业经济目标任务不仅不能下降,而且还要加码。”近日,市国资委主要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及了珠海国企今年的发展目标。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国资委工作要求,珠海市国资委在春节假期结束后进行周密安排,确保市属企业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努力把疫情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稳定运行作出重要贡献。
从1至2月经济运行情况看,市属国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总体上保持稳定运行,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6.31%。与年初比较,资产总额较年初增加21.98亿元,增幅0.35%;所有者权益总额较年初增加198.80亿元,增幅10.09%。在受疫情影响最为严重的2月份,仍有7家市属国企实现盈利。
截至3月30日,市国资系统珠海辖区内各级企业复工率达99.30%,员工返岗率达98.45%。
“面对疫情危机,珠海国资国企努力寻求发展机遇,以突破重围。”该负责人表示,国资国企将在风险和压力下积极寻找机会,充分利用国资国企资本实力相对雄厚的优势,全力支持珠海本地民营企业渡过难关。
同时,珠海国资国企将实施更为积极的扩张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国有资本重点投资方向和领域,加大对高端制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通用航空等新兴产业投入,布局5G通信、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促进国有资本向产业链价值高端集聚、向重点功能区和产业园区集中,为珠海经济实现稳定发展作出国资国企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