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需要建立长效机制
节能减排需要建立长效机制
节能减排需要建立长效机制 更新时间:2010-9-13 5:41:29 行政性的限电、限产,虽然一时能显得数字好看,成绩喜人,但却不是解决和完成节能减排大方针的治本之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节能减排的问题。
近段时间以来,我国一些省份出现采取强制性限产、限电措施,以实现节能降耗目标的冲刺行为。这种“病急乱投医”的做法,从当地政府的出发点来看,似乎是应该的,毕竟节能降耗是一项地方政府必须完成的硬指标。然而从市场的角度来看,这种“临阵磨枪”式的突击性节能降排,其给企业生产、居民生活所带来的损害却更加明显。
对于企业生产来说,这样“一刀切”式的关停之举,虽然会降低高能耗企业的能源消耗,同时却也会打乱非受限企业的生产规划和部署,产生不分好坏、伤及无辜的结果,造成不可估算的经济损失,并最终直接影响到企业职工的权益。对于居民生活来说,一些地方在限电期间,不仅居民家里遭到停电停水,就连医院和红绿灯也难以幸免,人民生活受影响程度可想而知。这样不择手段的减排行为,是一种典型的弃民生、保数字的官僚行为。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节能降耗工作的推进,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倡导由能源主导向技术创新主导的发展方式的转变,“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标。在一系列政策的有力作用下,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不过,去年由于深受金融危机影响,为了保增长,一些地方对于应该淘汰的落后产能予以保留,虽然在保增长、促就业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却加剧了产能过剩的矛盾,造成今年节能减排的任务格外沉重。今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不降反升,同比上升了0.09%。根据规划,要想完成“十一五”的目标,就意味着今年下半年全国必须完成4.48%的降耗目标,任务之艰巨可想而知。
正因如此,在一些地方出现强制性限产、限电措施的行为就可以让人理解了,但这绝不意味着对这种方式的赞同。笔者以为,各地政府短期突击的做法,实际上暴露出这些地方对于节能减排工作缺乏一种长效可行的运行机制。行政性的限电、限产,虽然一时能显得数字好看,成绩喜人,但却不是解决和完成节能减排大方针的治本之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节能减排的问题。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在此次突击性行动中遭遇关停,只不过是当地政府一种瞒天过海的权宜之计,风头一过还是会重新开张的,这样“猫抓耗子”的行为不仅自欺欺人,其所谓目标的完成也仅仅只会是纸面上的一种数字游戏而已。
各地政府要想从根本上完成节能减排的目标,需尽快建立一个长效的考核机制,而不是短期的突击。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充分认识到节能减排工作对于我国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实现发展观念上的根本转变,大力支持企业围绕节能减排加快技术改造,积极完善促进落后产能退出的政策措施,只有通过这样优胜劣汰的市场引导,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才会取得根本上的成功,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得到根本性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