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日报人民币升值会给股市期市带来什么影响.
期货日报:人民币升值会给股市期市带来什么影响
期货日报:人民币升值会给股市期市带来什么影响 更新时间:2010-4-8 13:19:26 2010年,随着全球经济步入复苏关键时期,欧美与中国之间围绕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摩擦日渐加剧,美国总统奥巴马呼吁中国推动人民币汇率以市场为主导,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指出中国应提高人民币币值。近期很多在国际市场上与中国竞争的新兴市场国家,也纷纷加入到美欧的阵营中,这些新兴市场国家将在诸如G20会议等多边框架内联合发达国家对人民币施压。面对国际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中国政府陷入了两难困境:一方面,如果在外界压力下让人民币升值,难免落下屈从欧美的口舌;另一方面,如果不升值,可能会损害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究竟人民币是否该升,以何种方式升,对市场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人民币升值的可能性
在面对人民币升值问题上,虽然中国政府明确表态人民币币值没有被低估,但是人民币汇率问题始终是市场关注的焦点问题。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开始改革,到2008年6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接近20%,但在2008年7月之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直维持在6.8附近,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我们预计人民币升值只是时间的问题。主要理由如下:
理由一: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未来中国要成为世界强国,必须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投融资中的使用范围,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发展,吸引更多的外国企业来中国进行投资,推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理由二: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劲复苏,中国需要实施独立的货币政策,这就需要在汇率问题上进行改革。如果人民币汇率还是实施紧盯美元的话,中国政府就不得不被迫引入美国的货币政策,即实施长期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无疑会加剧未来通货膨胀与资产价格泡沫化的风险。
理由三:中国要进行经济结构转型,扩大内需的经济目标客观上也要求人民币升值,这样会使得中国消费者手中的钱比以往更加值钱,能够在市场上买到更多的东西。而且人民币升值会使得国外进口的商品变得更加便宜,有利于改善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状况,对缓和国际贸易争端具有一定的作用。
理由四:人民币升值是大势所趋。我们都知道,在市场经济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进行调控,两国之间的汇率变动也有“一只手”在调控,这就是两国经济相对基本面。目前中美经济已经今非昔比,此次金融危机不仅没有摧垮中国经济,反而催生了中国经济新的转型,目前中国正以一个大国的姿态傲立于世界群雄之中。而遭受危机重创的美国至今还没有走出危机的阴影,失业率和财政赤字高企。因此,让一个相对实力不断增强的货币去紧盯一个相对实力不断衰减的货币,这本身不利于汇率机制的合理化和国际化,未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是大势所趋。
目前市场上关于人民币升值存在几种可能:
第一种:极端的路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次性升值到位,以此打消强烈的人民币升值预期。所谓一次性升值到位,一般是指升值幅度在20%左右,期限为三年到五年。
第二种:保守的路径。恢复执行2005年7月到2008年7月之间的浮动机制,让人民币对美元小幅渐进式升值。
第三种:一次性升值3%—5%。
第四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寻找小幅渐进升值和一次性大幅升值之间的折中方案,即一次性升值10%,然后参考一篮子货币保持年波动率3%上下的自由浮动。
从目前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第一种升值方案不可取,中国从来没有过一次升值20%的先例,这么大的升幅对于正处于经济恢复期的中国经济来说打击很大,并且也容易被发达国家标榜为操纵汇率。
第二种升值方式,虽然说符合中国目前的经济情况,但是容易形成持续的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国际资本会疯狂流入,由此带来外汇储备持续高速增长,流动性泛滥,国内资产价格飙升,通货膨胀不可避免。而且,强烈的升值预期和持续升值相互作用,会导致人民币升值速度不断加快。比如,2006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3.35%,2007年为6.8%,2008年前7个月升值幅度达6.9%,进而加剧了国内的通货膨胀,形成更大的资产泡沫,危害到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第三种升值方式,与第二种升值方式对中国经济尤其是市场影响差别不大,长期来看都会进一步强化长期人民币陆续稳步升值的预期,从而吸引境内外游资对人民币资产长期追捧,进而推高资产价格。
第四种升值方式,虽然一次性升值10%对中国的出口企业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就业市场会产生一定压力,但是只要我们把升值幅度控制好,一定范围内的出口企业淘汰或者是失业率还是可以控制的。而且,参考一篮子货币保持年波动率3%上下的自由浮动,根据市场的变化来调整窄幅波动的区间,这样不但可以发挥人民币大幅升值的利处,减弱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减少投机资本冲击和国际社会对人民币汇率的压力,而且还可以减轻人民币大幅升值对出口企业、劳动力就业市场以及宏观经济的冲击,对推动中国进行经济结构改革,拉动国内需求,促进世界贸易平衡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中国的独立性以及现在经济状况的复杂性与严峻性,人民币升值的幅度势必被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以免伤害到实体经济,因此,此次人民币升值的幅度和力度不会很大,第二种、第四种方式的可能性较大。
人民币两种升值方式对股市及期市的影响
鉴于上述分析,我们主要分析一下第二种、第四种升值方式对股市及期市的影响。
一、两种升值方式对股市的影响
1。汇改以来人民币与上证指数走势关系
2005年7月人民币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续跌破1:8、1:7大关,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至今,人民币汇率开始走平,维持在1:6.8的水平,而这段时期内,中国股市也走出了大起大落的行情。笔者研究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紧密联系。
首先,我们看到,从2005年6月开始,股市逐步走出波澜壮阔的牛市行情。当然,正如市场所认为的那样,这波牛市行情要归功于2005年进行的股权分置改革。我们不否认股改是推动本次行情的核心动力,但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人忽略了汇改的作用。人民币汇率先是跌破1:8关口,继而逼近7.6的水平,人民币大幅升值无疑对股市走牛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汇改和股改几乎出现在同一时点,也意味着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联系,如果仔细分析,此轮人民币升值略早于股市启动,也反映出人民币升值对股市行情启动有一定的前兆预示。
其次,一直到2007年10月份之前,人民币升值与股市走势都呈现出正相关关系,两者互为影响的成分更多。但当股市疯狂到极致的时候,也就是在2007年10月16日股市达到顶部之后,市场急转直下,一路狂泻。而此时,人民币升值的步伐不但没有停止,反而在股市见顶之后,出现了加速升值,一直涨至次年4月份。4月份之后,人民币升值的步伐才有所减弱,直至走平。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在股市走熊的过程中,股市的反应明显早于人民币汇率的反应,股市行情对人民币汇率有一定的拐点指引作用。
最后,我们分析一下人民币汇率温和升值时股市的表现。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一直到目前,人民币汇率变动不大,基本维持在6.8的水平,处在温和升值的过程中。与前期大起大落的走势相比,这个时期的股市无疑呈现出温和上涨的趋势。从时间段上看,人民币汇率走平的拐点出现在2008年7月份,而股市企稳回升出现在2008年10月份,再次说明在牛市行情到来前,人民币汇率的表现对股市行情有一定的先行特征。
整体上看,股市的表现和人民币汇率的表现互为牵引。在牛市行情中,人民币汇率的反应要早于股市的反应,而在熊市行情中则恰好相反,股市的反应要早于人民币汇率的反应。另外,人民币升值对股市短期内还是具有利好效应的,投机性资本的流入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股市行情。但这里面有一个人民币兑美元临界值的问题,临界值究竟是1:5还是1:6并不好确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如果人民币持续升值,将会发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势必会传导到资本市场上来,那个时候就会给股市带来负面影响。
2。采取一次升值10%的方式对股市的影响
如果采取一次性升值10%的方式的话,就会对投资者心理产生影响,投资者多会先采取观望态度,来进一步分析未来人民币走势。这种现象表现在股市上,就是多空双方进入僵持状态,而一旦市场达成共识,投资者在心理上和技术操作上就会形成需要回补的欲望,从而可能改变单边上行的趋势。由此,热钱对于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憧憬变得谨慎,他们进入中国市场投资的热情会迅速降温,而之前已经进入国内证券市场套利的游资会迅速套现出场,届时股市会遭受一定的冲击,股价会出现下跌。比如1985年日元大幅升值后的日本和1989年台币大幅升值后的台湾,其股市都经历了游资推动冲高而后剧烈回落的过程,不过股市不会一味跌下去,后期会逐步企稳回升。人民币大幅升值会使得部分个股受益,如房地产及商业地产业、机场、港口、铁路等基础设施或具有相对垄断性非贸易不动产行业,以及航空板块、进口国外大型电力设备或电信基础设备的个别电力、电信运营板块,因为人民币大幅升值将使得那些有很大部分负债为国外贷款的企业债务规模降低,企业的净利润相应增加。
3。小幅渐进升值或一次性升值3%—5%对股市的影响
无论是一次性升值3%—5%或者是缓慢小幅升值,都将强化国际市场对人民币长期稳步升值的预期,他们会通过外汇市场、股票市场等资本市场进入中国内地,推高中国内地的资产价格。而境外资金的流入再加上国内民间资本的共同作用,无疑会给股价带来长期性的利多影响。从目前我国沪深300的走势来看,在形态上形成了一种收敛三角形,价格存在向上突破的迹象。从过往人民币升值后的证券走势来看,进一步加大了其向上突破的可能。
二、两种升值方式对期市的影响
1。一次升值10%对期市的影响
人民币大幅升值对期货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几个重要的进出口品种上面,其中大豆、橡胶、铜以及钢铁所受影响最大。人民币升值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短期会对国内期货市场价格形成压力。大豆、铜、橡胶等品种的进口依存度较高,人民币升值后对这些品种的利空影响较大。但根据历史数据统计,2005年7月21日,央行实行了更富弹性的汇率机制,第二天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但对期货市场走势的影响并不明确,各品种涨跌不一,大豆下跌2.45%,铜上涨0.39%,橡胶上涨1.76%。
但中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期货市场外强内弱的局面,国内进口的增加,扩大了国际商品的需求,有利于国际商品价格的上涨,而国际商品价格的上涨又会拉动国内相关商品价格的上涨。2005年7月人民币升值后,橡胶内外盘比价短期走势虽然不明显,但在之后两年的时间里,日本橡胶与上海橡胶比价是持续走低的,由95点下跌到67点,下跌幅度超过30%;大豆在之后两年半的时间里基本保持外强内弱格局,比价由2005年7月的3.8下滑到2008年2月份的2.41,下降幅度达到36%;金属铜也保持了两年多的外强内弱走势。不过,人民币汇率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并不是根本性的,最终商品价格还是由供求关系决定。
人民币升值有利于降低钢铁行业的采购成本,进而降低国内的钢铁价格。目前钢铁行业中有40%的铁矿石依赖进口,而以铁矿石为主的原料占到钢材成本的40%—50%。但是对于钢材的出口不利,人民币升值将导致中国的钢铁出口价格增加,进口钢铁价格降低,由于中国目前主要出口的是低附加值的钢坯、长材、热卷等钢铁产品,而从国外输入的大都是高附加值的冷板、镀锌等产品。人民币升值后会使国外钢铁产品价格偏低,市场竞争力更强,占有率也更高,对国内出口的钢铁会产生挤兑作用,由此会恶化国内钢铁供大于求的状况,导致国内钢铁价格下跌。
2。小幅渐进升值或一次性升值3%—5%对期市的影响
采取人民币小幅渐进升值类似于温水煮青蛙,短期来看,对进口商品价格影响不是很大,但是中长期来看,小幅渐进升值会形成人民币持续升值预期,而持续升值预期与持续升值叠加,会加快人民币升值的步伐。届时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因素将被进行新一轮炒作,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会受到进一步支撑,从而对国内商品价格产生引领作用,其起到的作用与上述人民币大幅升值给期货市场带来的影响基本相同,而采取一次性升值3%—5%与大幅升值10%加上波动区间对期货市场的影响相同。
透过日本“广场协议”看日元升值
对股市及期市的影响
“广场协议”指的是在1985年9月,由美、德、法、英、日五国财政部长及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最终达成协议,决定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下调,以解决美国巨额的贸易赤字。
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后的10年间,日元平均每年上升5%以上,国际资金大量涌入,日元升值导致日本出口产业受到很大影响。为刺激经济增长,日本政府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从1986年起,日本的基准利率大幅下降,使得国内剩余资金大量投入股市及房地产等虚拟经济体上。“广场协议”签订后的5年时间里,日本股价每年以40%的速度增长,而同期日本名义GDP的年增幅只有5%左右,从而形成了上世纪90年代著名的日本泡沫经济,日本经济迅速泡沫化,并在“广场协议”签订5年后走向崩溃。
通过观察1985年—1989年间日本股市和汇率走势可以发现,日元升值与日本股市上涨之间并不存在前后一致的正相关性。日元升值之所以能在1985年—1987年间推动日本股市上升,主要是因为当时日本政府错误的经济政策导致资金过剩,而日本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后又未能为这些过剩的资金找到很好的出路,使得大量过剩资金转向了房地产和股市等资产市场,最终引发了股市和房市泡沫。
在1985年—1989年日元升值期间,具有资产属性的地产、消费品、原材料大幅上涨,这一阶段地产、消费服务、公用事业和保险板块股票涨幅分别为762%、709%、626%和617%,原材料工业随着房地产行业的繁荣而复苏,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日本国内商品价格大幅上涨。
市场投资机会及风险
根据我们以上的分析,后期我国很可能是采取小幅渐进升值或者3%—5%的一次性升值。无论是对于中国市场的分析还是日本“广场协议”后日本股市和期货市场的走势分析,我们都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本国币种升值对股市具有利好效应。
具体到板块,金融股无疑是币种升值最大的受益板块,币种升值将支撑金融股持续走强。我们知道,在我国股票市场上,金融类股票是沪深300最大的权重板块,即金融板块的表现成为沪深300走势的关键。从人民币升值和股市联动这个主线来看,人民币升值给股指期货带来的是机遇,投资者可以从人民币升值角度来把握股指期货的投资机会,但必须考虑人民币升值的临界值,人民币升值压力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对于金融市场投资是件好事,但万一超过合理范围,其投资风险就会放大。
对大宗商品市场而言,无论是人民币小幅渐进升值还是3%—5%的一次性升值,中长期来看都会形成商品市场外强内弱的格局。因此,稳健的投资者可以择机尝试内外盘的套利操作,即买CBOT大豆抛国内连豆、买伦铜抛沪铜进行套利操作;激进的投资者则可以耐心等待大豆、铜、橡胶等品种的买入机会以及钢材的卖出机会。不过,由于我们设定的投资机会都是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没有发生变化的基础下进行的,因此,一旦财政或者货币政策发生转向,市场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届时投资者需要及时控制好仓位,规避风险。
--------------------------------------
三年央票重启或是人民币汇率重启浮动前奏
央行青睐市场化灵活回笼手段
停发了近两年的三年央行票据再度复出。今天,央行将在公开市场发行150亿元三年期央行票据,令公开市场资金回笼再添深度锁定工具。同时预示着,在二季度内,上调准备金率恐再度被束之高阁。
昨天发布的央行票据发行公告显示,今天央行将在公开市场发行150亿三年央行票据,并暂定为每两周发行一次。这是自2008年7月暂停发行后,三年央票再度复出。
作为公开市场重量级操作工具,三年央行票据的每次推出自然都与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大量增加有关。在记者昨日采访时,业内人士表示在目前市场对升值、加息和准备金率调整的敏感时期,三年央票复出还将对未来货币政策的走向有诸多暗示作用。
首先,尽管二季度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将达到1.82万亿元,同时可能还将伴有热钱不断流入,但是准备金率的使用概率将被降低。因为,在现有公开市场操作工具中,三年央票对准备金率的替换效应最强。早在2004年底,央行就曾以发行三年央票的方式替换准备金率,减少这一“巨斧”型工具对市场的冲击。而今,三年央票重启,表明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基调下,央行仍倾向于以温和的市场化手段回笼资金。
其次,利率水平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值得关注的一个细节是,此次三年央票发行量为150亿元,首发规模仅为本周一年央票的四分之一。但是,记者从市场了解到,由于流动性宽裕,商业银行对三年央票的需求远不止于此。这一安排表明央行意在稳定利率水平,即在初期,先通过少量发行测试三年央票的利率底线,然后再逐步扩大发行量,以避免发行利率过高,引发包括一年央票在内的短期债券利率急升,导致市场产生不必要的升息预期。业内人士预计,短期内三年央票收益率或略低于与同期限金融债,大约介于2.7%至2.75%之间。
此外,三年央票的重启或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相配套。申万研究所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表示,三年央票的推出是人民币汇率重启浮动的前奏,这可以使央行掌握足够的工具锁定因升值预期而大量流入的热钱。而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的研究显示,当单月外汇占款稳定在2000亿元左右时,央行会发行一年期央票;当处于3000亿元左右时,央行就会发行三年期央票了。而去年12月和今年1月份,单月外汇占款则已升到了2900亿左右,表明三年央票推出的时机已经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