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投资者

个人贷款利率调整方式怎么选择,贷款利率陷阱有哪些

Jack 0
个人贷款利率调整方式怎么选择,贷款利率陷阱有哪些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年轻人“超前消费”时代来临。于是各大金融机构推出了各种花样的借贷产品,来适应大众的消费需求。可是,各机构的计息方法五花八门,很多金融小白直接看懵圈了。一不小心就可能掉入陷阱,被蒙了很多冤枉钱不说,还有可能影响个人征信记录,未来在买房贷款时受到严重限制。

我从财经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在国内各大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信用卡中心等机构工作十多年,对个人贷款产品领域了解透彻。又因为个人创业原因离开了金融机构,因此可以把这些个贷产品的套路或陷阱指出来,一吐为快。因为这些涉及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你真的需要坐下来认真了解一番。按照各种注意事项的提醒,你就可能逃出陷阱,获得更多利益,下面举具体陷阱的案例来说明:

陷阱1:信用卡按日计费,最低还款额还款。

当前,很多国内银行的信用卡中心都在宣传他们的按日计费产品,银行一般只展示日手续费率为万五,或月利率为1.5%。并且免管理费,随借随还,用多少天支付多少天利息,不多花冤枉利息。甚至还可以每月都按最低还款额(10%本金)还款,表面感觉确实很划算。其实,这种按日计息贷款的实际年化利率特别高,0.05%(日息万五)*365天=18.25%才是它真实的年化利率。

如果选择了每月都按最低还款额还款,当月优先还各种手续费和利息,最后才还本金。表面看每月最低只还借款或消费金额的10%,好像10个月后就能还清,但这背后却是个借债的无底洞。例如,你消费或贷款10000元后选择最低还款,下个月先扣费用利息后剩余贷款9000元;再下个月后剩余8100元,每个月都剩余贷款为上个月的90%,一直循环至含利息费用的最低还款额到了100元时,才能结束。如果在此过程中你再有消费或贷款,这么高年利率的贷款再循环、利滚利,长期以往,会让年轻持卡人的债务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总也还不完,最后不堪重负而崩溃。

陷阱2:外资银行或信用卡的分期付费。

在这个贷款产品上,金融机构只展示了每期支付的费用,乍看起来也不多。比如小王用消费分期贷款买了价值12,000元的家具,贷款采用分12期(月)的方式还本付息,每月0.5%的费用。咱们不要被表面宣传迷惑,赶快把小计算器摁起来。每月的费率是0.5%换算成年利率,初看只是0.5%*12月=6%年的利率,真心不高啊。但这样算你就太容易上当了,感觉哪里不对是吗?其实,问题就出在你每月还款后本金越来越少,但利息怎么一直没变呢?

这种分期付款产品的真实年利率要用一个叫“内部收益率(IRR)”的方法才能算出来。例如12期(月)付款,月费率0.5%的贷款,这里的计算方法公式如下:

如果公式太长不好看清,你不知道怎么算,可以用EXCEL等软件中的IRR公式计算。在这个例子里,IRR法年化后的利率远不止6%,用IRR认真计算后的年利率IRR=10.9%。简单理解相当于:你越往后还本金越少,利息却不变,这样实际年利率就越来越高了;一般分期付费产品的实际利率都是表面利率的1.7到1.8倍,这实在让人太崩溃了!

不止如此,有时金融机构还要求消费者每月同时支付费用和利息,那么利率就更高了。还是小王贷款12,000元买家具的例子,每月除了0.5%的费用,还要求支付0.1%的利率。表面看年化利率(0.5+0.1%)*12月=7.2%,肯定不对啊!我们已经知道用IRR认真计算后,真实年利率=13.3%。

国内主要银行如农行,建行,招行等更喜欢个人客户做信用卡做分期。主要是因为这类产品的利率高,收益大,并且金额小,分散的个人客户多,信用风险也低。信用卡的分期手续费还属于中间业务,不是利息收入,所以各银行总是电话推销让客户分期。

陷阱3:外资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的现金分期贷产品。

外资行最具代表性的现金分期贷产品有渣打银行的“现贷派”,花旗银行的“幸福时贷”等,一个2007年7月推出,另一个2008年5月。它们推出后很快成为“财源滚滚”的挣钱工具。国内各家消费金融公司也迅速跟上,使市场上类似产品五花八门。再加上很多大型互联网公司也参与混战,其根本原因都是因为这里面的猫腻太多,实际利息高得离谱,把每个贷款人当韭菜割,利润太高了,你真的是不得不防啊。

如渣打的“现贷派”贷款,宣传的名义年利率在7.9%-9.9%之间,表面上已经比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浮了40%以上。同时,不论贷款期限长短,每月都需要缴纳贷款总额0.49%的账户管理费,还有下户费、征信查询等各种明目的费用。还款时本金越还越少,但每月管理费用却是不变的,欺骗性极强。如果按IRR法计算,它的实际年利率=名义利率+按月等额收取的各种费用的利率,综合年利率超过22%,你震惊不震惊啊?

中资大银行在个人无抵押贷款业务上有名无实,还罗列了很多门槛、条条框框太多。并且审批速度慢,服务态度差,有的只针对本行的白金客户,所以市场满足率很低。个人无抵押贷款利率高,见效快,套路多,可以迅速采用新技术提高审批效率。所以,外资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大型互联网公司等在推销无抵押贷款方面都是不遗余力。这些无抵押贷款如此受欢迎,很会宣传迷惑消费者是原因之一。最重要的因素是审批简单、迅速,并且发放现金,对贷款用途不管不问。

总之,外资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现金分期贷的利率特高,如果信用较好、能在国内大银行取得信贷的人,建议不要使用此类产品。如果信用一般,较难取得贷款且透支金额不大的人,也可以尝试此类产品。但尤其需要注意此类分期产品的还款方式,每月还款中具体项目的明细。在实际利率特别高的情况下,尽快结清此类贷款,以免跌入债务陷阱出不来。

陷阱4:先收贷款服务费,即“砍头息”,这就是阴损的“高利贷”。

还有一种最坑人的先收贷款服务费的产品。例如,老孙借款10万给儿子置办婚事,分12期月利率0.5%,按月还款。资料简单,手续很快,老孙也没太搞明白时,合同就签完了。下款时他才发现:实际到手的钱只有8万。剩余的2万被放贷机构以所谓“贷款服务费”的名义收走了(俗称砍头息),这招真是太阴损了。

那么这种贷款的实际年利率到底是多少呢?把费率0.5%换算成年利率,初看只有0.5%*12月=6%,再加上被扣走的2万贷款服务费(20%),如此一来好像年利率是6%+20%=26%,但这并不正确。我们使用最有效的IRR法计算后,得出的实际年化利率为55.43%,真的是伤不起啊,他们这是在抢钱呐!对于从借贷本金中先行扣除的利息、手续费、管理费、保证金等,金融监管部门统称“砍头息”,这些都属于严重违规产品,聪明的你见到时,千万不要签约!

最后,划重点的时刻到了,以上4个案例都是借贷产品中常见的陷阱,都会让你产生表面的“利率幻觉”。 目前,国家央行及银保监会在大力推进“明示年化利率”工作,要求各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金融平台等必须在相关贷款产品中,明确展示实际年化利率,必须让消费者了解真实借款成本。

如果金融机构再有违规之处,你直接去银保监会消费者保护部门投诉他们。很多机构的贷款实际上已是“高利贷”,连去法院都得不到支持!中国最高法院已出台司法解释:贷款的所有利息费用等都计算在内,实际年化利率达到24%以上的都属不合法的“高利贷”,超出部分借款人可起诉要求返还。

我写此文的原因,也是想帮你跳出“利率陷阱”,带你揭露了4个陷阱中的套路和注意事项,让你看清个人贷款实际利率的真相。最后提醒你:贷款只是一时爽,到了还款泪汪汪!